

成語:冥頑不靈
拼音:míng wán bù líng
注釋: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同義詞:蒙昧無知 、食古不化 、一無所知
反義詞:聰明才智 、聰明伶俐 、聰明睿智
例句:["1. 他是個冥頑不靈的人,你就是再勸也沒用。","2. 他老是不聽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真是冥頑不靈。","3. 你應該改掉冥頑不靈的個性,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更多句子 ++"]
出處:唐 韓愈《祭鱷魚文》: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印證:["1.唐.韓愈〈祭鱷魚文〉:「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丑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源)","2.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四.周琰》:「貧道之來,寧有惡舉?以公將淪於異類,故相援手,夫何冥頑不靈以至於此!」","3.《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這人想是冥頑不靈,也不曉得宗師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