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毛骨悚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注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同義詞:不寒而栗 、膽寒發豎 、膽戰心驚
反義詞:面不改容 、面無懼色 、無所畏懼
例句:["1. 一看眼前的景況,他直覺毛骨悚然,連聲音也叫不出來。","2. 在這深山中,半夜聽到凄厲的狼嚎,令人不禁毛骨悚然。","3. 光聽你講的故事就已令人毛骨悚然,更不用說親身經歷了。","更多句子 ++"]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印證:["1.《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2.《西游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急丟了門板,整衣伏禮。」","3.《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說到了這樣轉世,說出前生附身,活現果報,恰像人原不曾死,只在面前一般。隨你欺心的硬膽的人,思之也要毛骨悚然。」","4.《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幾句說的兩個書辦毛骨悚然,一場沒趣,扯了一個淡,罷了。」","5.《東周列國志》第九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再拜謝曰:『先生所教,乃肺腑至言,寡人恨聞之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