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良莠不齊
拼音:liáng yǒu bù qí
注釋: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
同義詞:參差不齊 、淮南之枳 、混淆視聽
反義詞:涇渭分明
例句:["1. 這些法拍物品的品質良莠不齊,要小心挑選。","2. 臨時募來的人力,必然良莠不齊,得加強管理才行。","3. 這些街頭畫家水準良莠不齊,找他們畫畫時,得多作觀察。","更多句子 ++"]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說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印證:["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至我輩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源)","2.《鏡花緣》第六八回:「第此時臣國西宮之患雖除,無如族人甚眾,良莠不齊,每每心懷異志,禍起蕭墻。」","3.《兒女英雄傳》第四○回:「無如眾生賢愚不等,也就如五谷良莠不齊,見國家承平日久,法令從寬,人心就未免有些靜極思動。」","4.《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各省候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類,良莠不齊。」","5.《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辦團之舉,始則合一鄉為一團,繼則聯眾團為一練,地廣人多,良莠不齊,不肖團長有跋扈情形,承辦團練紳士又不能杜漸防微,隨時舉發,致有尾大不掉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