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百折不撓
拼音:bǎi zhé bù náo
注釋: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同義詞:百折不回 、百折不屈 、百折不移
反義詞:半途而廢 、聞名喪膽 、一蹶不振
例句:["1. 要登世界高峰,得有百折不撓的毅力。","2. 能堅持己志、百折不撓的人,都是勇士。","3. 他所以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就是因為百折不撓啊!","更多句子 ++"]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
印證:["1.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源)","2.元.王惲〈大元故中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陳公神道碑銘〉:「公剛明廉介,博學有經(jīng)濟材。信道篤,立志堅。從政果於應變?yōu)橛龋L氣之所充,雖百折不撓。」","3.元.袁桷〈題赤壁圖〉:「覽此長卷,益知東坡翁百折不撓,非景物可動,為之一噱。」","4.明.宋濂〈王貞婦傳〉:「貞婦處孤燈敗帷間,凄風蕭蕭。然中人歲積月深,必有甚不能堪者,恒人之情,寧不為之少衰!貞婦之操則愈堅如鐵石,百折不撓。」","5.明.王世貞〈勝國臣特旌〉:「自古忠臣殉國,亦有幸見旌於新朝者,如堯君素、劉仁贍之類。……然未有我明之於御史大夫福壽者。高帝下建業(yè),福壽以城破戰(zhàn)歿,非若君素、仁贍之百折不撓也。高帝略其吠堯,錫以崇祠,著之祀典。」","6.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卷四二.前蜀八.李景傳》:「論曰:『張道古持堅剛之節(jié),百折不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