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狼狽不堪
拼音:láng bèi bù kān
注釋: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同義詞:陳舊不堪 、丟盔棄甲 、焦頭爛額
反義詞:稱心如意 、從容不迫 、鎮定自若
例句:["1. 沒想到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出洋相,使他感到狼狽不堪。","2. 他狼狽不堪地摔在地上,想掙扎的站起來,腳卻不聽使喚。","3. 我們準備將對方的補給線切斷,讓他們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更多句子 ++"]
出處:《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印證:["1.宋.朱熹〈與政府札子〉:「近於三月六日視事之際,風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2.《好逑傳》第一回:「這韓愿情急,追趕攔截,又被他打得狼狽不堪?!?,"3.《濟公傳》第一七回:「道濟,你這個亂子惹得可不??!你把那秦相爺的管家大人打得這樣狼狽不堪,這還了得嗎?」","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那提調狼狽不堪,到了岸上,見了欽差,回完了公事話,正要訴苦,才提到了『海航管帶』四個字,被欽差拍著桌子,狗血噴頭的一頓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