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矯揉造作
拼音:jiǎo róu zào zuò
注釋:矯:使彎的變成直的;揉:使直的變成彎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同義詞:煞有介事 、無病呻吟 、虛張聲勢
反義詞:返璞歸真 、行云流水 、活潑天真
例句:["1. 文學作品最忌矯揉造作,無病呻吟。","2. 他的歌聲嘹亮圓潤,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感。","3. 這首詩里堆砌了大量典故,顯得太過矯揉造作。","更多句子 ++"]
出處:《周易·說卦》:坎,為矯揉,為引輪。
印證:["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離婁下》:「然其所謂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勢;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矯揉造作而然者也。」(源)","2.清.張伯行《困學錄集粹》卷五:「吾儒之學,順其自然;釋氏之學,矯揉造作。」","3.清.袁枚〈與慶晴村都統書〉:「若西施、王嬙,天然國色,明璫玉佩,整整齊齊,豈屑為此矯揉造作小家子態哉!」","4.《紅樓夢》第五一回:「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5.《鏡花緣》第三二回:「他們原是好好婦人,卻要裝作男人,可謂矯揉造作了。」","6.《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至於節義兩個字,從君親推到兄弟、夫婦、朋友的相處,同此一心,理無二致,……這純是一團天理人情,沒有一毫矯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