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假公濟私
拼音:jiǎ gōng jì sī
注釋:假:借;濟:幫助。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同義詞:假手于人 、損公肥私 、損人利己
反義詞: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成語 、奉公守法
例句:["1. 我們公司不能容納這種假公濟私的人。","2. 公私要分明,他怎么可以假公濟私呢?","3. 想不到他會假公濟私,將募款納入私囊。","更多句子 ++"]
出處:《漢書·杜業傳》:方進終不舉白,專作威福,阿黨所厚,排擠英俊,托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
印證:["1.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2.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是故治人者必先自治,則人有所瞻仰。毋徒擁虛位,而漫不可否,毋委靡因循以縱奸長惡,毋假公濟私以傷人害物。」","3.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出:「我本欲假公濟私,誰想他因禍得福,有何面目再見蘇公。」","4.《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5.《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於是幫辦人員假公濟私,百端紛擾。」","6.《隋唐演義》第二二回:「老夫人卻也記得九月二十三日,是嫂嫂的整壽,商議差官送禮,尉遲托公子攛掇謀差山東,假公濟私,就與秦母拜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