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和衷共濟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釋: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同義詞:風雨同舟 、齊心協力 、通力合作
反義詞:分崩離析 、分庭抗禮 、離群索居
例句:["1. 處境越是困難,大家就越應該和衷共濟,度過難關。","2. 今天國家有難,全國人民當不分黨派、族群,和衷共濟。","3. 我們要的是能和衷共濟的真朋友,而不是遇事落井下石的假朋友。","更多句子 ++"]
出處:《尚書·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
印證:["1.明.陳子龍〈論召對內降疏〉:「在陛下淵衷,以方諭大臣和衷共濟,恐憲臣戇直,奏對之際,復生異同。」","2.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云貴奏稿.卷七.覆奏保山匪案并無劣員調處片》:「惟其於倉卒遇事之時,猶能竭力籌維,和衷共濟,俾城池倉庫,諸獲安全。」","3.《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若要辦理得善,頭一著先要諸大股東和衷共濟,以外的事自然就都好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