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積重難返
拼音:jī zhòng nán fǎn
注釋:重:程度深;返:回轉。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
同義詞:根深蒂固 、根深蔕固 、積非成是
反義詞:撥亂反正 、雷厲風行 、痛改前非
例句:["1. 這種惡習如果不及時糾正,等到積重難返,要改也改不成了。","2. 這家公司積弊已深,一時之間,也難立即革除這些積重難返的沉痾。","3. 這種關說陋規已行之多年,可以說積重難返,若無大魄力,如何破除得了?","更多句子 ++"]
出處:《國語·晉語》:重,無乃難遷乎?
印證:["1.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四.蘇松二府田賦之重》:「是則民間之田,一入於官,而一畝之糧,化而為十四畝矣。此固其積重難返之勢,始於景定,訖於洪武。而徵科之額,十倍於紹熙以前者也。」","2.《明史.卷二二九.王用汲列傳》:「夫威福者,陛下所當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獨攬。寄之於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政柄一移,積重難返,此又臣所日夜深慮,不獨為應元一事已也。」","3.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唐代宦官之禍》:「實由于假之以權,掌禁兵,筦樞要,遂致積重難返,以至此極也哉。」","4.《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因此(雍正皇帝)一登大寶,便親制圣諭廣訓十六條,頒發各省學宮,責成那班學宮,按著朔望,傳齊大眾,明白講解。無如積重難返,不惟地方上不見些起色,久而久之,連那些地方官,也就視為具文。」","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七.女媧》:「俗圖女媧之像,作婦人形,審是,則以女媧為女,自漢已然,不自近世始也。積重難返,更之匪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