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處心積慮
拼音:chǔ xīn jī lǜ
注釋:處心:存心;積慮: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
同義詞:殫精竭慮 、費盡心機 、費盡心血
反義詞:無所用心 、心血來潮
例句:["1. 敵人正處心積慮地想分化我們,我們千萬別中計。","2. 他處心積慮地想并吞對方公司,擴充自己的實力。","3. 他一直處心積慮,想多攢一點錢,早點兒自立門戶。","更多句子 ++"]
出處:《谷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印證:["1.《谷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源)","2.唐.柳宗元〈駁復讎議〉:「而元慶能以戴天為大恥,枕戈為得禮,處心積慮,以沖讎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無憾,是守禮而行義也。」","3.宋.曾鞏〈太祖皇帝總敘〉:「蓋太祖之於受命,非如前世之君,圖眾以智,圖柄以力,其處心積慮,非一夕一日,在於取天下也。」","4.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二一:「殺傷之中,自有兩等,輕重不同。其處心積慮、巧詐百端、掩人不備者,則謂之謀。」","5.《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大少爺見老人家有這許多銀子,……總想偷老頭子一票,方才稱心。如此者處心積慮,已非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