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離開正確的道路和方向。
1.匡正補益。
1.謂好學寒士的屋壁。典出漢匡衡鑿壁偷光故事。
1.輔助補救。
1.亦作"匡敕"。
2.正直謹慎。語本《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毛傳"勑,固也。"孔穎達疏"既能誠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禮無所失。"朱熹集傳"匡,正;敕,戒。"
1.匡正保持;匡正扶持。
1.亦作"匡飾"。
2.匡正整治。
1.見"匡勑"。
1.見"匡床"。
1.邊框。
1.糾正教導。
1.《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應二說是也。賈誼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張氏之說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后人見此傳云'匡鼎來',不曉其意,妄作衡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說,乃云匡衡小名鼎,蓋絶知者之聽。"后世多從張晏和《西京雜記》之說,以"匡鼎"為匡衡。
1.扶助奠定;扶助安定。
1.糾正過失。語出《孝經.事君》"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唐玄宗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
1.輔佐擁戴。
〈書〉匡正扶持;輔佐~漢室。
1.同"匡弼"。
1.匡正輔助。
1.江西廬山的別稱。
挽救復興危亡的國家、政權匡復之功|匡復之策|驅寇虜,圖匡復。
1.糾正,改正。
1.糾正,改正。
1.匡形的山谷。謂谷四面山峰拔起,中部低下。
1.糾正規勸。
1.亦作"匡廓"。
2.輪廓;邊廓。
1.匡正國家。
1.匡正國家,挽救時局。
1.糾正過失。
1.《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后以"匡合"謂糾合力量,匡定天下。
1.《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以"匡衡鑿壁"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1.救助護衛。
1.漢匡衡與汲黯的并稱。
1.謂匡扶時局,以延續統治。
1.匡正建立。
1.匡正諫諍。
1.糾正;矯正。
1.糾正指教。
1.矯正;糾正。
挽救而使回到正路上來。
1.《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后以"匡救彌縫"謂糾正錯誤,彌補闕失。
1.安居。
1.同"匡救"。
1.恐懼。
1.匡輔君主。
2.指匡俗兄弟。
3.指江西的廬山。
1.救濟貧困。
1.見"匡郭"。
1.扭曲。
2.引申為乖戾,不合情理。
1.象聲詞,形容器物撞擊的聲音。
1.謂拯救國家,建立大業。
1.糾正勉勵。
1.扭曲;歪斜。
2.引申為乖戾。謂違反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