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服﹑應二說是也。賈誼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張氏之說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后人見此傳云'匡鼎來',不曉其意,妄作衡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說,乃云匡衡小名鼎,蓋絶知者之聽。"后世多從張晏和《西京雜記》之說,以"匡鼎"為匡衡。
1.空曠荒涼。
1.猶疏略,忽略。
1.曠放豪邁。
1.亦作"曠漭"。
2.空闊而蒼茫。
3.曠野。
1.見"曠莽"。
1.空曠寂靜。
1.遼闊渺茫。
1.遼闊。
2.遼遠。
1.廣闊。
1.多年,長年。
1.無夫的成年女子。
1.寬廣平坦。
1.曠世少有。
1.謂失職,不稱職。
2.空缺;耽誤。
1.豁達。
2.形容豁然通曉。
3.寬宏貌。
4.虛空貌。
5.開闊貌。
1.出缺。
1.歷時。
2.耗費時日。
3.猶終日。
4.空缺的時候。
1.歷時長久,久經時日。
多費時日,拖得很久。
1.久經時日。
1.猶言曠日持久。
1.開闊貌。
1.缺失,失誤。
1.拖延時日。
2.猶費時。
1.胸襟開闊之士。
1.曠達閑適。
1.疏懶;稀疏。
1.寬闊而爽亮。
2.謂心胸開闊。
1.經年;長年。
1.亦作"曠途"。
2.猶大道。
3.遠路,長途。
1.見"曠涂"。
1.荒蕪的土地。
1.極目眺望,遠望。
1.空著名位。
2.空居職位。
1.猶絕無。
1.荒蕪。
1.疏忽;耽誤。
1.舒暢心胸,愉悅精神。
1.虛空;空缺。
1.荒廢學業。
1.亦作"曠様"。
2.水深廣無涯際貌。
1.開闊平坦。
1.見"曠瀥"。
1.空闊幽遠。
空曠的原野。
1.絕代。
1.空前的典禮。
1.曠達坦蕩。
1.疏忽,失誤。
1.謂心胸開闊,性情超脫。
2.指文學藝術風格的曠放﹑超逸。
3.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