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黑暗悲慘的社會環境。
1.調配;安排。
1.陪襯,襯托。
1.相當;符合。
1.謂以禮征召賢能。
1.聘問獻納。聘問必有宴享﹐故聘﹑享連文。
1.征召鹽。
1.唐盧綸《送李校書赴東川幕》詩"男兒須聘用﹐莫信筆堪耕。"謂以禮召用。今多指聘請任用。
1.即聘書。
1.以禮征召賢能。
1.球類運動項目之一。在球臺中央支著球網,運動員各站一端,用球拍把球打來打去。
2.乒乓球運動使用的球。用賽璐珞制成,直徑約四厘米。
雙方站在中隔橫網的球臺兩端,用球拍輪流擊球過網的一項球類運動。球臺長274厘米,寬1525厘米,高76厘米。網長183厘米,高1525厘米。球用塑料制成,直徑372~382毫米,重240~253克。球拍為木制,上粘膠皮。雙方采用發球和推、拉、抽、削、搓、擋等技術互相攻守,使球落在對方臺面上。球在臺上反彈一次后方能還擊。比賽采用五局三勝或三局二勝制,每局21分。
1.象聲詞。
1.指乒乓球界。
1.風驟貌。
1.發芽分蘗。
1.猶伶俜。孤獨貌。
1.姿態美好貌。
2.借指姿容美好的女子。
1.身材短矮。
2.低矮。
1.因撞擊而產生宏大的聲響。
1.象聲詞。形容因輾壓﹑摩擦﹑撞擊等造成的聲響。
1.象聲詞。形容水流石罅等聲響。
1.身材短矮。
1.短矮。
1.孤危貌。
①心境平靜安寧人無智愚,莫不有趨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禍福之所由來。②沒有危險或不幸;平穩安全平安無事|祝君一路平安|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符咒的一種。迷信說法,認為帶上就能刀槍不入,保證平安。
1.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舉烽火報無事,謂之"平安火"。
1.舊時為一般祈福消災舉行的"打醮"儀式,與因病或因喪事延請僧道誦經祈禱的"打醮"有別。
1.古時軍將官吏開營或排衙時,隨從唱喏,祈望平安,謂之"平安喏"。常見于元曲。
1.報告平安的使者或書信。
1.平安字。
1.清白無罪。
1.憑空;無緣無故。
1.謂平均分發。
1.平滯呆板,缺少變化。
2.下種時使泥土平坦的農具。
3.鉗工刮研用的工具,用厚的鑄鐵板制成,一面很平。
地形測量中能同時測量和繪圖的儀器。如圖所示,照準儀帶有望遠鏡、豎直度盤和直尺的稱為大平板儀”;照準儀僅由前、后覘板組成的稱為小平板儀”◇者攜帶輕便,但測得的距離和高差的精度較低。
1.亦作"平波"。亦作"平頗"。
2.平地與傾斜不平之地。語本《易.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變遷不定或世道的盛衰興亡。
1.相同的輩分。
1.一片平展的綠色。
1.見"平陂"。
1.漢代陳平和周勃的并稱。兩人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創業功臣,后又共平諸呂之亂。
1.平坦寬廣。
1.謂平緩地補養。
1.猶平鋪。
1.平常之舉步。比喻輕易。
1.見"平步青云"。
也作平地青云”。突然從平地升到了高空。比喻一下子登上了顯貴的地位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借著一篇文章平步青云,獲得高官顯爵。
1.江河的水面高達河岸。
1.平仄。
1.與相比較的產量大體相當。
2.順產。指胎兒經陰道與母體正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