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內廹"。
2.宮中的馬廄;御馬房。
1.最好的運會。
1.最緊要的關鍵。
2.極其微妙的奧秘。
1.終極;達到極點。
2.指君位。
1.最好的計策﹑辦法。
2.根本大計。
1.懇切的勸諫。
1.指極高的觀察﹑鑒別能力。
①最要好的朋友生死至┙唬三代至交。②交誼最深厚這是我至交的朋友。
1.最好的教導。
2.謂極其高明的道理和見解。
1.冬至或夏至。
2.卓絕的操守。
1.亦作"至誡"。
2.猶深戒。
3.最懇切的告誡。
1.見"至戒"。
1.指古歷夏歷正月。亦泛指農歷正月。
1.猶正屋。
1.謂國庫里的錢財。
1.主體,本體。
2.舊指承宗的嫡長子。
3.猶正統。
4.正統的體式。
5.正楷字。 6.規范的漢字字形。 7.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1.正式刑條。
1.正中的大廳。
2.劇場中樓下正對舞臺的部分。
①封建王朝統一全國后,對一脈相承的系統的自稱膺當天之正統。②泛指黨派、學派等的嫡派正統思想|文章之正統。
1.明時廊房內主持收納錢鈔的人。
2.舊時女子把頭發挽束在頭頂上,以示成人。此種發式稱為正頭。
3.猶正式的。
1.正妻;大娘子。
1.正式的﹑合法的妻子。
1.指黑而透黃的犀牛皮色。
1.常供官役的役徒。別于臨時征調的役夫。
1.中央之土。
2.指辨正國土疆域。
1.中正之位。
2.謂主其位。
3.謂正式登位﹑就職。
4.確定位置。
1.純正的滋味。
2.正常的滋味。
1.著作的本文,區別于"序言"﹑"注解"﹑"附錄"等。
2.本字。
3.指合乎正常寫法的文章。
1.位于正中的主體部分的房屋。與廂房相對。
1.比喻上面的人言行不正,其下屬亦會如此。
1.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說本于佛教"三長齋月"之說。謂"正五九月,冥界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見宋元照《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嚴持齋戒,過午不食。民間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殺生之俗。至唐武德年間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殺。
美國故事片。米高梅影片公司1952年攝制。弗·辛尼曼導演,賈萊·古柏、葛雷絲·凱利主演。1870年,美國西部某小鎮警長威爾在卸任之日舉行婚禮,突遭一伙惡徒報復,經過一場惡戰,威爾與新婚妻子盡殲惡徒,然后策馬疾馳而去。
1.正事。
2.正業。
1.勘正錯誤。
1.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個月。
關于三角形的三邊和它們的對角的正弦之比都等于它的外接圓直徑的定理。即asina=bsinb=csinc=2r。
1.古代祭祀,向受祭者行獻爵獻帛之禮。與向配饗者行獻爵獻帛之禮的"分獻"相對而言。
1.吉兆。
1.謂雅正的樂音。
1.定向。
2.房屋坐北面南為正向。
1.正稅。
2.正式的項目;正規的項目。
與被攝體明暗程度和色彩一致,動作正向的影像。在感光紙上出現,為照片;在感光片上出現,為電影片或幻燈片。
1.三分牲牢之脅,中脅為正脅。
1.謂正式上朝謝恩。
1.謂使人心歸向于正。語出《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2.公正無私之心。
1.佛教語。篤信正法之心。
2.謂篤信公理道義之心。
1.正常的法度。
2.謂正定刑律。
3.依法執行死刑。
1.謂同一宗族始祖之姓。
1.兇殺案中的主要兇手。對幫兇而言。
1.謂五行相生的順序。
1.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