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路邊。
1.試灸。尊長將灸﹐小輩先試炷熱﹐以示孝心。
1.謂償還拖欠的債務。
1.抵補,補償。
1.謂抵償傷人之罪。
1.猶實現。
1.償還,付出。
1.歸還所欠的債。
1.抵補消耗﹑虧損。
1.歸還所欠的。多用于債務﹑命案或各種實物等。
2.抵補。
3.兌現;實現(愿望)。
1.《漢書.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后用"償金"事作為能忍受委屈的忠厚長者之風的典故。
1.抵補開墾的費用。
1.抵命。
1.還清。
1.補償;彌補。
1.指抵命。
1.償還債務的利息。
1.報怨。
1.報怨。
1.償還欠債。責,后多作"債"。
1.償還欠債。
1.長久安定;經常安寧。
1.亦作"常燠"。
2.長期燠熱。
1.猶常列。
1.經常準備。
1.經常準備著,毫不松懈。
國家(或政治集團)在平時所基本保持的現役的正規軍隊。其規模通常根據國際形勢、國內戰略方針和經濟基礎等基本因素確定。是戰時作戰軍隊和擴編的基礎。
1.固定的法規。
1.謂長久方便之計。
2.確切;確實。
1.固定的權柄。
1.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從諸伯中鹽,故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蔡沈集傳"有牧民之長曰常伯。"后因以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騎常侍等。
1.禾苗害蟲蠈的別名。
1.見"常材"。
1.亦作"常才"。
2.平庸的人。
1.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見皇帝,稱常參。
2.泛指定期入朝為常參。
3.屬員依一定時間謁見上官亦稱常參。
1.日常參朝的官吏。
1.不變的操守。
2.定期的操演。
1.恒產,固定的產業。
2.固定的物產。
1.時常,經常。
2.平常;平庸。
1.固定的朝廷。
2.舊時臣子對皇帝的一般的朝見。
1.儀仗車。以車上插有畫著日月圖象的大常旗,故名。
1.指太常。官名。
1.通常的陣法。陳,通"陣"。
2.星座名。
1.一定的路程。
2.通常的程序。
3.日常的,一般的。
4.指日常的公事。
1.一般的寵愛。
1.謂凡庸之輩。
1.長愁。
1.謂固定不變的處事之道。
1.鳳首木的別名。
1.侍從;隨員。
1.永久存在,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