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熟諳世事。
1.宗廟門內(nèi)的祭祀。
1.謂心神相通。
1.神妙的文筆。
2.對帝王親筆文字的尊稱。
3.謂神助之筆。常用作對他人書法的贊美之辭。
1.同"神秘"。
1.即神臂弓。
1.懸掛在神廟門頂或墻上的匾額。
1.神奇變化。
1.見"神足月"。
1.神異的風標。
1.謂迅疾若有神靈的風。
1.猶天兵。謂秉承天意有天神為助之兵。常用以稱王師。
2.神奇的兵器。謂寶劍。
1.比喻英勇善戰(zhàn)﹑行動迅捷的軍隊。
1.即魂帛。古時招魂所用的布帛。以為死者之魂將隨帛而還『許慎《五經(jīng)異義》有"大夫束帛依神"之說與此相類。
1.形容心神不定。
1.見"神不守舍"。
1.形容心神不安定。
1.謂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1.見"神不知鬼不覺"。
1.神奇的人才。
1.以意剪裁。
人的精神面貌、氣色光彩神采飛揚|聰慧有神采。
1.臉上的神態(tài)煥發(fā)有神。
1.精神煥發(fā),風采動人。
1.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煥發(fā)。
2.指藝術作品生動傳神。
1.謂人的容貌﹑儀態(tài)英俊非凡。
1.見"神采"。
1.大龜?shù)拿婪Q。
1.古時藏祭祀用谷物的處所。
1.中醫(yī)學謂神氣蘊藏于內(nèi)腑。
2.針灸穴位名。
1.比喻變化莫測。
1.靈草,仙草。
2.人參的別名。
3.天麻的別名。又名鬼督郵。
1.謂上天的符命。
1.亦稱"神策"。
2.唐禁軍名之一。天寶中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時令軍史成如璯建神策軍于臨洮西。安祿山亂起,臨洮陷,如璯令其將衛(wèi)伯玉領兵屯陜州,復號神策軍。代宗﹑德宗時繼由宦官統(tǒng)領,并歸禁中定制,分左右?guī)录Z優(yōu)厚,勢居諸禁軍上。唐亡始廢。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3.用以美稱官兵。
1.見"神策"。
1.猶明察。
1.同"神差鬼使"。
1.謂某些湊巧的事發(fā)生,像有鬼神在暗中操縱﹑指使。常用以比喻預料不到﹑不由自主。
1.指明代皇帝設立的宦官特務機關東廠﹑西廠。
1.神靈聚居處。
1.精神飛逸。
1.謂身心超逸,不同凡俗。
1.放置神像的車輛。
1.靈柩。前蜀貫休有《春送趙文觀送故合州座主神櫬歸洛》詩。
1.謂山林中之神怪。
1.神靈之池。對帝王居處池沼的美稱。
1.心神向往。謂思念殷切。
1.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1.謂如神電之笞擊。喻進擊疾速。
1.謂蠶。
1.猶神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