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恭謹貌。
①內心聰慧資識內慧,七歲始言,言必合度。②內心的智慧無論公子內慧何如,即此外秀,便足以削盡天下公侯之色。
1.內熱。
2.指世俗人熾熱的欲望。
1.指養身的奧秘。
2.官職名。宋代宣撫司的參謀官,內贊機密,外參庶務。
1.急著要解手。參見"內迫"。
1.猶言暗病。身體內部的病癥。
1.內典。
1.高攀求教。
1.攀附接近。
1.猶言談今說古。
1.同"攀今吊古"。
1.猶言談今說古。
1.見"攀今攬古"。
1.攀緣行進。
1.見"攀朱檻"。
1.謂手攀屋椽。
1.連累。
1.援引為例。
1.誣供牽連。
1.攀住車馬﹐不勝依戀。常用于表示對良吏的眷戀。
1.折取或拉下樹枝。
1.猶言攀龍附鳳。
1.攀轅懇留。表示對去職官吏的眷戀。
2.泛指挽留。
1.見"攀髯"。
1.猶言攀龍附鳳。
1.猶言攀龍附鳳。
1.攀住車馬攔住路。表示對離職官吏的眷戀。
1.攀引。
1.見"攀轅臥轍"。
1.猶攀登。
1.謂對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
2.泛指哀悼。
1.見"攀躋"。
1.猶模擬。
1.攀援;攀登。
1.攀拉玩弄。
1.抓著東西向前或向上爬。
1.攀附追陪。
1.高攀匹配。
1.攀援牽引。
1.拉親戚關系。
2.俗稱議婚或訂婚。
鳥類的一個類群。嘴直而長,形如鑿;腳短而健,二、三兩趾向前,一、四兩趾向后,善于攀木;尾羽短而堅硬。如啄木鳥、杜鵑、鸚鵡等。
1.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有龍下迎﹐黃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龍身﹐乃持龍髯﹐而龍髯拔落﹐并墮黃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哭。事見《史記.封禪書》◇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1.誣供牽連。
1.攀住車馬﹐依依送別。
1.閑談;交談。
1.攀附著藤葛前進。極言道路艱難。
1.攀引或攀折枝條。
1.攀拉追望。極言不忍分離。
1.謙詞。謂有違于依附。
1.猶抱柱。
1.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