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躡失"。
2.失足跌倒。
1.消沉失落。
1.猶言包圍圈。
1.意謂用文章羅織可致人于死。古諺有"上士殺人用筆端"之語。
1.謂陷入誤區。
1.陷于過失。
1.謂犯罪。
1.陷入敵陣。謂處之于死地。
1.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1.陷害詐騙。
1.攻入敵人的營壘或陣地。
1.郁結不通貌。
2.引申為郁郁不得志。
1.水波相擊聲。
1.石相擊聲。
1.即銀朱。硫化汞的俗稱。是最早的鮮紅顏料,用于油畫﹑印泥及朱紅繪雕漆器等。也可入藥,有毒。
1.菜餡。比喻事物內部包藏的東西。
1.帶餡兒的餅。用面做薄皮,烙熟。
1.即餡。
2.比喻包在中間之物。
3.比喻事情的底細﹑隱秘。
1.形容鳥色美好或鳥聲清和圓轉貌。
1.小視貌。形容怯懦,不敢正視。
1.亦作"羨愛"。
2.愛慕。
1.多馀的錢財。
1.隧道。
1.墓道。通入墓穴的路,上不蓋土。
1.指賦稅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馀的部分。
1.盈利。
1.漫衍,散漫。
1.墓門。
因喜愛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優越條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我羨慕別人的童年幸福甜美。
1.多馀的錢。常指賦稅的盈馀。
1.在已入籍或所規定的土地數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納租賦的隱匿田。
1.盈馀。
1.富裕;豐足。
2.泛濫;水漫溢高漲。
1.盈馀。
1.盈馀。亦指賦稅的盈馀。
1.盈馀;剩馀。
2.唐以后地方官員以賦稅盈馀的名義向朝廷進貢的財物。
3.清代州縣在正賦外還增征附加額,這部分收入除去實際耗費和歸州縣官吏支配的以外,其馀的解送上司,名為羨馀。
1.喻空存想望。
1.本文之外的文字。
1.古代正卒以外的兵卒。
1.上獻寶玉一類的珍物。
2.比喻顯示自己的東西或自以為新奇的東西。
3.比喻提供寶貴的經驗或意見。
1.猶獻計。
1.敬茶;獻茶水。
2.敬詞。用茶。
1.奉承諂媚。
1.進獻珍寶。表示臣服。語出《詩.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1.賢臣。
1.恭敬地送給。
1.亦作"獻酬"。
2.謂飲酒時主客互相敬酒。
3.泛指斟飲。
4.酬答;應答。
展示才華技藝時的謙詞,謂才技不高小弟獻丑,真是弄斧班門了。
1.孟春;新春。指農歷正月。
1.獻上敬語。
2.棕的話或文字。
1.謂主賓相互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