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進獻珍寶。表示臣服。語出《詩.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1.謂放縱任性。
1.鷓鴣的別名。
2.古代越裳所產的白雉。相傳武王伐紂,四夷聞之,各修職貢,"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事見《太公金匱》﹑《后漢書.南蠻傳》◇遂用為進貢典。
1.指春秋時越國大夫文種。
1.見"越俎代庖"。
1.猶言越俎代庖。
1.比喻越權辦事。
1.樹蔭之下,指林間隙地。
1.林蔭。
2.《淮南子.人間訓》"武王蔭暍人于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高誘注"武王哀暍者之熱,故蔭之于樾下。"后因以"樾蔭"為蔭庇。
1.借指少量糧食。
1.煮茶。
1.煮新菜以祭祀。
1.煮茶。
1.疏浚。
1.煮茶。
1.黑暗。比喻政治腐敗。
1.變質之茶。
1.謂受潮發霉。
1.顏色變壞。
1.舉火誘蟬。
1.炫惑擾亂。
1.光采耀目貌。
1.亦作"簃子"。
2.繞絲﹑線的工具。
1.即熨斗。
1.溫和恭順。
1.無焰的微火。
1.火勢微貌。
2.微熱貌。
1.回旋的波濤。
1.水深廣貌。
1.水回旋貌。
1.水深貌。
1.龍蛇行動貌。
1.龍行貌。亦謂曲折起伏貌。
1.龍行動貌。
1.云深處。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
1.見"云靄"。
1.亦作"云藹"。
2.云氣﹐云霧。
1.見"云庵"。
1.指馬。
1.指科考中高第者。
1.古代兵陣法的一種。
2.鴆鳥的別名。
1.報事之器。作傳令或集眾之用。
2.佛教法器名。鐵鑄云彩狀之板。擊以報時。
1.亦作"云板"。
2.繪有云形圖案的繡。古代用為車飾。
3.一種兩端作云頭形的鐵質(或木質)響器。舊時官府﹑富貴人家和寺院用作報事﹑報時或集眾的信號。
1.猶天半。半空中。
1.哺乳動物。四肢較短﹐尾較長。毛淡黃色﹐略帶灰色。有云塊狀斑紋﹐因而得名。中國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臺灣均產﹐東南亞亦有分布。毛皮柔軟﹐花紋美觀﹐可制衣物。也叫貓豹。
1.如云似海的愁思。
1.指巍峨的宮殿。云﹐極言其高。
2.借指朝廷﹐天子。
1.帝王的車駕。
1.白云青天。
2.青綠色。
3.道家語。指炮制方藥時所用的水。
1.高聳入云的峭壁。
1.即云頭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