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好的時期。
2.特指男女歡會之日。
1.指漢武帝。武帝曾作《秋風辭》﹐故稱。
1.比喻威力大﹑氣勢猛。
1.見"秋風紈扇"。
中國畫。明代唐寅作。紙本立軸。水墨。畫中一位面帶寂寞惆悵神色的仕女,手執紈扇徙倚園中。背景叢竹怪石。人物裙角微揚,暗示秋風蕭瑟。主要用白描畫法,筆墨粗細濃淡富于變化。
1.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末伏亦稱秋伏。
1.秋季除災去邪的祭祀。
1.指秋胡妻。
1.猶秋貢。
1.謂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1.秋高氣爽﹐馬匹肥壯。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動的季節。
1.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形容秋天高空萬里,氣候涼爽秋高氣爽,是旅游的最好季節。
1.見"秋高氣爽"。
1.即秋軸。
1.秋季作物收獲后耕翻土地。
1.猶西宮◇妃所居宮﹐亦以指后妃。
1.秋季進貢。
2.唐宋時州府向朝廷薦舉會試人員的鹽考試。因于秋季舉行﹐故稱。
1.古時傳說中食嬰兒的老婦。
1.遒勁的身骨。
1.古官名。
2.《周禮》六官之一﹐掌刑獄。《周禮.秋官》唐賈公彥題解"鄭《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義殺害收聚斂藏于萬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驅恥惡,納人于善道也。"所司與后代刑部相當﹐故唐武則天曾一度改刑部為秋官◇世常以秋官為掌司刑法官員的通稱。
3.明太祖所置四輔官之一。
1.秋日的陽光。
2.秋日的風光景色。
1.秋日的閨房。指易引秋思之所。
1.秋季的天河。
1.亦作"秋豪"。鳥獸在秋天新長出來的細毛。喻細微之物。
2.指毛筆。
1.同"秋毫無犯"。
1.絲毫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多指軍隊紀律嚴明﹐不拿民間一針一線。
1.同"秋毫無犯"。
1.秋日禽獸毛的末端。比喻極為微細的東西。
1.見"秋毫"。
1.見"秋毫之末"。
1.秋日的天空。
1.秋熟的谷物。
1.即銀河。
1.指秋日熟透泛紅的果實。
1.秋日的鴻雁。古詩文中常以象征離別。
2.古琴曲。最早見于《神奇秘譜》。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標題和歌詞﹐是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飛翔凌空的秋鴻為喻﹐抒寫懷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1.立秋以后。
2.指秋收以后。
1.本謂秋收后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進行清算處理。
1.春秋魯人﹐婚后五日﹐游宦于陳﹐五年乃歸﹐見路旁美婦采桑﹐贈金以戲之﹐婦不納。及還家﹐母呼其婦出﹐即采桑者。婦斥其悅路旁婦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憤而投河死。事見漢劉向《列女傳.魯秋潔婦》◇以"秋胡"泛指愛情不專一的男子。
1.秋胡之妻。詩文中常用以為節義烈女的典型。
1."秋胡戲妻"的歇后語。指妻。
1.秋花。
2.指菊花。
1.秋日的思緒情懷。
1.秋至。
1.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
1.古代以葦膜燒制的灰置于律管中以候氣﹐至某一節氣﹐則灰從中飛出。秋灰﹐指秋季從中飛出的灰﹐謂秋已至。
1.秋日的陽光。
2.喻年長﹐老成。
1.秋日的昏暗景象。
1.秋季的大火星。
2.秋天的螢火。
1.秋季收割莊稼。
1.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