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
2.《周禮》六官之一﹐掌刑獄。《周禮.秋官》唐賈公彥題解"鄭《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義殺害收聚斂藏于萬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驅恥惡,納人于善道也。"所司與后代刑部相當﹐故唐武則天曾一度改刑部為秋官◇世常以秋官為掌司刑法官員的通稱。
3.明太祖所置四輔官之一。
1.簡約得當。
1.亦作"?廸"。
2.選用。
1.亦作"簡遬"。
2.相傳為有娀氏之女﹐帝嚳之妻。吞玄鳥卵懷孕而生商代祖先契。
1.謂甄別等第。
1.簡樸而典雅。
1.亦作"?點"。
2.選定。
3.檢查;料理。
1.簡選調用。
1.簡牘。
2.文書;公文。
1.古代書寫用的竹木片。亦泛指書寫用品。
2.指文書;書籍;書簡。
1.單獨。
1.猶干練。
1.亦作"?惰"。
2.疏略怠惰。
1.謂選擇目標發射。
1.簡要的法律條文。
2.簡要的記敘方法。
1.猶核實。
1.謂經過訓練使熟習某種武藝。
1.官府敕命征調文書。
1.泛指盛放兵器的用具。簡﹐盛弩矢的器具;格﹐放刀劍等的架子。
1.亦作"?隔"。
2.猶阻隔。
譏諷~的筆調。
1.譏刺斥責。
1.謂猜度他人并加以譏評。
1.譏諷并抨擊。
1.譏刺詆毀。
1.譏諷﹑憑吊。
1.譏嘲戲弄。
1.非議指摘。
1.謂譏責丑惡的事物。
2.喜好譏刺的惡行。
1.譏刺誹謗。
1.譏諷怨怒。
用旁敲側擊或尖刻的話指責或嘲笑對方的錯誤、缺點或某種表現~的口吻。
1.在關市負責稽查和征稅。語本《禮記.王制》﹕"關譏而不征。"
1.見"譏呵"。
1.亦作"譏訶"。
2.譏責非難。
3.稽查盤問。
1.非議詆毀。
2.指被非議毀謗。
1.勸諫。
1.稽察查禁。
1.稽查和收稅。
1.譏刺和議論。
1.譏笑謾罵。
1.譏笑嘲弄。
1.譏刺排調。
1.見"譏評"。
1.亦作"譏平"。
2.譏議評論﹔譏諷批評。
1.勸諫。
1.譏諷貶斥。
1.譏刺訕笑。
1.勸諫和糾正。
1.稽察。
1.譏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