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夜盲癥。
1.亦作"?日"。
2.過隙的陽光。喻易逝的時光。
3.空閑時日。
1.亦作"?駟"。
2.《禮記.三年問》﹕"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鄭玄注﹕"駟之過?﹐喻疾也。"孔穎達疏﹕"駟謂駟馬﹐?謂空?。駟馬峻疾﹐空?狹小﹐以峻疾而過狹小﹐言急速之甚。"后因以"隙駟"比喻易逝的光陰。
1.亦作"?屋"。
2.壞漏的屋舍。
1.亦作"?巇"。
2.縫隙﹐孔洞。
①孔隙。引申為小過失或感情上的裂痕情生隙罅。②漏缺廣為搜輯以補前人隙罅。
1.亦作"?嫌"。
2.怨仇。
1.亦作"?穴"。
2.壁縫和洞穴。
3.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4.比喻隱患。
1.比喻執著地努力﹐最后達到目的。
1.縫隙中的落日馀光。
1.亦作"雓宇"。
2.猶隙屋。
1.從孔縫中射下的月光。
1.即隙駒。
1.又名玉臂龍。相傳為唐崔遠別墅禊池中所產的巨藕。
1.猶禊川。
1.修禊事以除不祥。
1.古人修禊事活動所濱臨的水流。
1.猶禊祭。
1.指古代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
1.猶禊堂。
1.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祥的祭事。
1.指上巳節。
1.猶禊川。
1.禊事活動之日。古代民俗,臨水祓除宿垢與不祥。一般均在春季三月上巳日進行。
1.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
1.猶禊池。
1.修禊事之堂。
1.《蘭亭序》帖的別稱。晉王羲之著名行書法帖之一。以帖中有蘭亭修禊事語,故名。
1.晉王羲之《蘭亭序》的別稱。
1.猶禊飲。
1.謂古時農歷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1.見"禊游"。
1.縱火焚燒野草。
1.猶熂燎。
1.燒山。
1.水流聲。
1.形容眾口附和。
1.謂眾口附和,詆毀誹謗。
1.暗昧不明貌。
1.威嚴貌。
1.恐懼貌。
1.感嘆聲。
1.害蟲。
1.悲傷痛惜貌。
1.《書.酒誥》"民罔不衋傷心。"本謂衋然傷痛﹐后指悲傷﹐悲痛。
1.喝,吃。
1.唐任迪簡為天德軍判官,一日軍宴,軍吏誤以醋酌迪簡,以軍使李景略嚴暴,恐罪及軍吏,乃強飲之,吐血而歸。軍中聞者皆為感泣。及景略卒,軍中請以為主,官至易定節度使,時人呼為呷醋節歸。見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1.龜的一種,能吃蛇。又名攝龜。
1.形容眾聲雜沓。
擬聲詞。鴨叫聲,也形容其他禽獸之聲d04a*d04a_冗齲盡奔突于場中。
1.亦作"蛤霸"。
2.蟾蜍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