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據守。
西晉沛國(今安徽淮北一帶)人,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建威參軍。愛好老莊哲學,作品以《酒德頌》最有名。
1.見"劉伶酒"。
1.《晉書.劉伶傳》"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后以"劉伶酒"﹑"劉伶鍤"為縱酒放達的典實。
1.即晉代的劉伶。亦稱"劉參軍"。
1.唐劉禹錫﹑柳宗元的并稱。
1.晉代劉琨﹑盧諶的并稱。
1.宋代劉克莊﹑陸游的并稱。
1.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宋劉锜。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劉锜為揚威侯天曹猛將之神。敕云"飛蝗入境,漸食嘉禾,賴爾神靈,剪滅無余。"蝗遂殄滅。見羅振玉《俗說》引朱坤《靈泉筆記》。
2.傳說中滅蝗保穡之神。指元劉承忠。承忠元末駐守江淮,會蝗旱,督兵捕逐,蝗殄滅殆盡◇元亡,自溺死,當地人祠之,稱之曰劉猛將軍。見《畿輔通志.祀典》。
1.明孝宗時戶部尚書劉吉的綽號。
1.東漢劉晨和阮肇的并稱。相傳永平年間,劉阮至天臺山采藥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歸。時已入晉,子孫已過七代◇復入天臺山尋訪,舊蹤渺然。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元雜劇中有王子一撰《誤入桃源》,即用其事◇用為游仙或男女幽會的典故。
2.劉伶﹑阮籍的并稱。劉阮,魏晉時人,以縱酒放達著稱。
1.見"劉三妹"。
1.亦稱"劉三姐"。
2.傳為唐代著名的壯家女歌手,善唱山歌,有"歌仙"之稱。
小說家∮北通縣(今屬北京)人。北京大學肄業。曾任中國作協理事、《中國鄉土小說》叢刊主編。著有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中秋節》,中篇小說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說《蒲柳人家》,長篇小說《春草》等。
1.漢橫吹曲名。原為人名。
1.牡丹花品種之一。
1.北魏劉芳的美稱。
1.漢高祖劉邦創制的一種竹皮冠。
1.《舊唐書.劉祎之傳》"父子翼,善吟諷,有學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李伯藥常稱曰'劉四雖復罵人,人都不恨。'"后以"劉四罵人"謂用俏皮淺露的語言罵人。
1.即唐代詩人劉長卿。他曾任隨州剌史,因稱劉隨州。
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江蘇江陰人。曾參加上海開明劇社樂隊。1922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和北京藝術專門學校。1927年創辦國樂改進社”。作有二胡曲《良宵》、《空山鳥語》和琵琶曲《歌舞引》等,發展了二胡、琵琶的表現手法。曾用五線譜、工尺譜記錄梅蘭芳的唱腔,輯成《梅蘭芳曲譜》。
即劉鶚”。
清代文學批評家。字伯簡,號融齋、寤崖子,江蘇興化人。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廣東提學使,后主講上海龍門書院。所撰《藝概》為有影響的詩文評論著作。有《昨非集》。
1.唐代詩人劉象的美稱。
1.劉邦﹑項羽的并稱。
作曲家。四川銅梁人。1930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1939年起在重慶音樂院任教。建國后歷任華東師范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作有歌曲《長城謠》,《流亡三部曲》之二《離家》、之三《上前線》等一百三十余首,鋼琴曲《中國組曲》以及話劇《屈原》的配樂等。
1.唐理財家劉晏,曾任吏部尚書,東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轉運租庸鹽鐵使等職,用分段轉運方法歲運江淮糧食四十萬斛,以解決關中食糧◇人因以"劉晏粟"謂善于理財,政績卓著。
(carllewis,1961-)美國田徑運動員。曾就讀于休斯敦大學。1984年獲第二十三屆奧運會100米跑、200米跑、4×100米接力賽跑和跳遠四枚金牌,被稱為歐文斯第二”。1988年獲第二十四屆奧運會100米跑、跳遠兩枚金牌。1991年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打破100米跑世界紀錄。1992年獲第二十五屆奧運會跳遠和4×100米接力賽跑兩枚金牌。1996年獲第二十六屆奧運會跳遠金牌。
1.《晉書.劉毅傳》"帝嘗南郊,禮畢,喟然問毅曰'卿以朕方漢何帝也?'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又平吳會,混一天下。方之桓靈,其已甚乎!'對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后以"劉毅答詔"謂敢于諫諍。
清末將領。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曾參加天地會起義,在廣西云南邊境組織黑旗軍◇受越南約請,領兵赴越抗法。中法戰爭中受清政府改編,屢敗法軍。甲午戰爭時任幫辦臺灣防務,抗擊侵臺日軍,后退回廣東。辛亥革命后,曾任廣東民團總長,不久辭職。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輿,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后遷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原為東晉北府兵將領,從劉牢之鎮壓孫恩起義。公元405年擊敗桓玄,掌握東晉軍權。北滅南燕后,回師南下擊敗盧循。又收復巴蜀,出兵關中,消滅后秦。420年代晉稱帝,國號宋。當政期間嚴禁世家大族隱匿戶口、田地,加強中央集權。
秦腔演員。陜西臨潼人。十七歲入西安易俗社學藝,演生腳。表演穩健優美,演唱淳厚樸實。擅演《游龜山》、《周仁回府》、《賣畫劈門》等劇。曾任西安易俗社社長、西安市秦腔劇院副院長。
1.指劉備。劉備曾任豫州刺史,因稱劉豫州。
十六國時漢國的建立者,匈奴族。冒頓單于的后裔。以自己是漢朝皇帝的外孫為由,自稱姓劉。從小學習儒家經典和《孫子兵法》。公元304年在山西起兵反晉,稱大單于,后改稱漢王。308年稱漢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
東漢文學家。字公fc31#東平寧陽(今屬山東)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屬、曹丕五官中郎將文學◇因罪服勞役,又免罪充當小吏。長于五言詩,后人將他與曹植并列,合稱曹劉”。明人輯有《劉公fc31<》。
1.據唐白行簡《李娃傳》載,李娃乃長安之娼女,常州刺史滎陽公之子進京趕考,與之相識,幾經曲折,兩人結為夫婦。滎陽生后為數郡之守,李娃遂封為沠國夫人◇因以"沠國"借指從良之美妓。
1.指沠水隴山地帶。
1.沠水與渭水的并稱。
1.沠山與雍山的并稱。
1.疾風,暴風。
粗略地看個大概把有關資料都瀏覽了一遍。
1.謂清凈而泛濫。
1.見"瀏漓"。
1.象聲詞。
1.象聲詞?!妒酚洠抉R相如列傳》"垂條扶于﹐落英幡纚﹐紛容蕭蕅﹐旖旎從風﹐瀏蒞苪吸﹐蓋象金石之聲﹐管鑰之音。"司馬貞索隱"劉蒞苪歙。郭璞云'皆林木鼓動之聲。'"一說﹐同"流麗"。
1.清涼貌。
1.謂傷心流淚。
1.見"瀏亮"。
1.水流貌;順行無阻貌。
2.風疾貌。
3.清明貌。
1.清澈貌。
1.見"流觴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