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樹枝柯四布貌。
1.猶全境。
1.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比喻殘酷剝削。
1.完全獻出。
1.盡述﹐全部說出。
1.猶傾吐。
1.竭盡囊中所有。
1.形容一無所有。
1.猶言整個世界。
1.同"磬折"。
2.罄,通"磬"。曲躬如磬﹐表示謙恭。
3.罄,通"磬"。表示不得志。
4.罄,通"磬"。猶屈從。
1.極言事實之多﹐難以盡載。常指罪惡。《舊唐書.李密傳》載密作書移郡縣,數隋煬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1.腳步。
1.象聲詞。足踏地聲。
1.形容腳步聲。
2.喜貌。
3.空無所有或稀少的樣子。
1.空谷中的行人之聲。常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等。
1.足音。
1.邛杖與蓌醬的并稱。
1.獸名。
1.即邛邛岠虛。獸名。傳說與躡互相依存,平時躡以美草供給卭卭距虛,遇難時卭卭距虛負躡而逃。見《爾雅.釋地》,《逸周書.王會》"獨鹿卭卭距虛善走也。"《穆天子傳》卷一"卭卭距虛走百里。"郭璞注"亦馬屬。"一說,卭卭﹑距虛是兩種獸。
1.筇竹制的手杖。
1.竹名。因產于西漢邛都縣(今四川西昌東南)境,故名。
1.漢代臨邛﹑僰道的并稱。約當今四川邛崍﹑宜賓一帶◇借指西南邊遠地區。
1.邛杖與蓌醬的并稱。二者皆名著于時。
1.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國名。在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通西南夷,以邛都為越巕郡。
1.邛地所產的葛布。古代邛都以產葛絺著稱。
1.見"邛崍關"。
1.指邛竹。
1.藥草名。大戟。
1.亦作"邛萊"。
2.山名。邛崍山,在四川省滎經縣西。
1.亦作"邛郲坂"。
2.指邛崍山的山道。至為險要。
1.指邛崍縣城關。
1.見"邛崍"。
1.見"邛崍坂"。
也稱碉樓”。羌族的傳統民居。流行于四川茂縣。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塊砌造。分三層,上層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飼養牲畜。有門,層與層之間有獨木梯上下。外形雄偉,建造堅固,最多達十三至十四層,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衛等用途。
1.傳說中的獸名。似馬而色青。
1.獸名。
1.見"邛邛岠虛"。
1.古代西南邛都地區以產蓌醬著名,故有此稱。
1.指古代蜀郡邛地的郵置。
1.漢司馬相如與臨邛令王吉相善。相如之臨邛,雍容閑雅,一日,飲于卓氏,弄琴,卓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相如使人重賜文君侍者以通殷勤,文君夜奔,與相如馳歸成都。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因以"邛遇"為才子佳人巧遇相戀而結合的典故。
1.亦作"邛筰"。
2.漢時西南夷邛都﹑笮都兩名的并稱。約在今四川西昌﹑漢源一帶◇泛指西南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
1.即邛竹杖。
1.即邛杖。
1.竹名。邛山所出,中實而節高,可作手杖。
1.邛崍山。
1.邛竹制成的手杖。簡稱"邛杖"。
1.見"邛笮"。
1.徹底查究。
1.極深之處。
2.深奧之理。
1.舊時對窮苦農民的蔑稱。現亦用以指貧窮而有志氣的人。
1.窮困;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