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妃耦"。
1.指宋雜劇﹑金院本中的副浄。此角色主要以滑稽的語言或動作引起觀眾笑樂。
1.猶下達。
1.農歷每月十九日。
1.謂地位低微。
1.以菜佐酒。謂就著菜把酒喝下去。
2.指佐酒的菜肴果品。
3.適宜于佐酒。
1.古國名。即高句麗。王莽當政時,令嚴尤擊高句麗,斬其侯騶,并改高句麗為下句麗。見《后漢書.東夷傳》。
1.古代軍事編制稱謂。大國分上﹑中﹑下三軍。次國分上﹑下二軍。
1.俯視。
1.科舉考試或官吏考績列為下等。
2.考察臣下。
1.下巴,或稱下巴頦兒。
1.北魏對降將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賓客。
1.課畢退堂。
1.下巴頦。
1.指江河下游出口處。
1.送人的字畫﹑書籍,給人的信件等上面所寫的自己的名字。
1.施用兇狠毒辣的手段。
1.隨后;后來。
1.漢代將軍名號。
2.指水軍。
3.指下瀨船。
1.行于淺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
1.即下牢關,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
1.施禮。
2.指向女家送聘禮。
1.謂鄉里,鄉野。
2.指民間歌謠。
3.謂人死歸葬之所。
1.古代民間通俗歌曲。下里,鄉里;巴,古國名,地在今川東﹑鄂西一帶。
2.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
1.同"下里"。
2.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辭之鄙陋者。
1.出力;從事體力勞動。
1.低級官吏;屬吏。
1.古代祭祀時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下手曰下利。
2.同"下痢"。古代醫學對"泄瀉"與"痢疾"的統稱。
3.堪輿家迷信之說,指不宜埋葬的處所。
1.指腹瀉。
1.指對聯的下半聯。
2.指舊體詩中相對地居后的一聯。
1.進行治療。
1.職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屬;屬官。
1.末等。
2.末位;下位。
3.下面所開列的。
1.低劣;惡劣;卑劣。
1.下對;下視。
1.在下者凌駕于上,在上者廢弛無所作為。謂上下失序,綱紀廢墜。陵,通"凌"。
1.亦作"下流頭"。
2.江河的下游。
1.河流的下游。
2.指子孫,后輩。
3.猶末流。指一種流派的余緒。
4.比喻眾惡所歸的地位。
5.微賤。 6.指地位微賤的人。 7.下品;劣等。 8.卑鄙,齷齪。 9.向下流逝。 10.喻君上的恩澤下布。
1.舊謂社會中居于低級地位的階層。
1.漏壺中的水下滴以標記時刻。
1.謂祿之少者。
1.前方;路邊。
2.猶言下江,指長江下游的地方。
3.路為宋﹑金﹑元行政區劃名,元定轄區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
1.謂腰以下。詳"上旅"。
1.著落;歸屬。
2.去處;去向。
3.究竟;分曉。
4.下降。
5.處置;對付。 6.傷害。 7.奚落。
1.從馬上下來。
2.指官吏到任。
3.比喻某項工作或工程停止進行。
1.猶言接風酒。
1.古代在宮禁陵墓或廟宇寺院前建立牌樓,乘車騎馬的人到此,必須下來步行,叫下馬坊。
1.《孟子.盡心上》"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后稱重操舊業的人為"下馬馮婦"。
1.亦作"下馬觀花"。
2.比喻停留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
1.亦稱"下馬碑"。
2.舊時宮殿及孔廟前,東西各立一碑,文為"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駐轎下馬"云云,俗稱"下馬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