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兼有邊境兩方的籍貫。
1.猶決定。
1.山名。在今陜西省沔縣西南。兩峰對峙,山上有平坂。東漢末年劉備部將黃忠大敗曹操軍于此。山下有諸葛亮陵墓及廟宇。
1.明確規定的法令條例。
2.固定的科目。
1.池名。舊址在陜西省長安縣西南。唐中宗女安樂公主曾請求把昆明池作為私沼,中宗不許。公主于是大發民夫,奪百姓莊園,造定昆池,極為奢華,以與昆明池相比匹。見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
已經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規律的命題或公式,如幾何定理。
1.佛教語。五力之一。伏除煩惱妄想的禪定之力。見《雜阿含經》卷二六。
2.借指處變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1.決斷。
2.訂立。
沿襲下來經常實行的規矩每到星期六我們廠總要放場電影,這差不多成了~了。
①測定物質所含各種成分的數量~分析。②規定數量~供應ㄧ定質~。③規定的數量超出~。
分析化學上測定某種物質所含各種成分數量多少的方法。
1.明十三陵之一。萬歷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后的陵墓。在北京市昌平天壽山。墓室由五個極其高大寬敞的石筑殿堂聯結組成。前﹑中﹑后三殿及左右配殿有五重雕刻精美的石門。隨葬品有金冠﹑龍鳳冠﹑龍袍﹑謚寶﹑謚冊﹑金銀器﹑玉器﹑裝飾品和絲織品等。經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揭開了"地下宮殿"之謎,為研究明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59年辟為定陵博物館。
1.制定法令。
2.固定成文的法令。
科學上對某種客觀規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一定變化過程的必然關系。
1.平定禍亂。
確定的論斷此事已有~。
1.佛教語。定慧二門之一。指禪定之法門。
按一定株距留下長得好的幼苗,把多余的苗去掉。
1.唐時賣給應試舉人答卷用的毛筆,稱"定名筆"。取功名藉此而定之意。
1.審定法令。
2.決定命運。
3.注定的命運。宿命論者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稱為"定命"。
4.借指必然的趨勢。
1.宋代璽名。
1.即宿命論。
1.決定策略和計劃。語本《詩.大雅.抑》"吁謨定命,遠猶辰告。"
1.決定謀略。
2.指既定的謀略。
1.定案擬罪,作出判決。
1.見"定寧"。
1.打擾;擾害。
①戥子或桿秤上標志起算點(重量為零)的星兒。②比喻一定的主張(多用于否定句問句);準主意他做事沒有~。
1.即指南針。比喻衡量是非的標準。
1.固定配享。
2.猶定親。
1.猶定親。
確定的評論這部作品早有~。
①定下日期~召開代表大會。②有一定期限的~刊物ㄧ~檢查ㄧ~存款。
1.銀行存款的一種。存戶存入款項時預定提取期限的存款。銀行對存戶簽發定期存單,到期憑存單支取。利息較活期存款為高。
1.宋代定州瓷窯燒制的瓷器。
購買或租賃時預先付給的一部分錢,作為成交的保證。
訂婚(多指由父母做主的)。
1.使危險的局勢或即將傾覆的國家轉為穩定。
1.東漢繁欽《定情詩》敘述一女子把佩飾送給情人,以示情意◇遂將男女互贈信物,表示愛情忠貞不渝,稱為"定情"。
1.一定的趨向;固定不變的準則。
必定。
1.坐禪入定的和尚。
1.駐扎休息。
1.神話故事中使對方不能動彈的法術,稱"定身法"。
1.神話故事中,施定身法時所念的訣語。
①集中注意力聽見有人叫我,~一看原來是小李。②使心神安定。
1.古代棺材和蓋接縫處所用木楔。
1.謂子女朝夕。四時侍奉父母起居,問其安好。
①按規定的時間;準時~吃藥ㄧ~起床。②一定的時間吃飯要有~。
田徑運動項目之一。在規定時間內,以跑完路程的長短決定名次的賽跑。起跑前,每一運動員均需確定專門的裁判員記錄其所跑的距離。
1.控制機械或電器運轉時間的裝置。家用電器,如洗衣機﹑電扇等多有使用,可按規定的時間使其啟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