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為狂放不循常軌的朋友。
1.篆刻流派之一。傳為清莆田宋玨開創。學秦漢鉩印而受文彭﹑何震影響﹐風格清麗。宋玨擅八分書﹐曾以八分入印◇繼者有吳晉等。也叫"莆田派"。
1.泛指蚊蟲。閩,通"蟫"。
1.宋代理學以朱熹為首的學派。朱曾僑寓并講學于福建路的建陽,故稱。
1.同"閩越"。
2.福建﹑廣東兩省。
1.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漢時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區。秦以其地為閩中郡。其首領無諸相傳是越王勾踐的后裔﹐漢初受封為閩越王。治東冶(今福州)◇分為繇和東越兩部。因以"閩越"指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一帶。
2.閩越﹑南越的并稱。
1.古郡名。秦置。治所在冶縣(今福州市)。轄境相當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寧海及其以南的靈江﹑甌江﹑飛云江流域。秦末廢◇以"閩中"指福建一帶。
1.明初福建詩人林鴻﹑王恭﹑王偁﹑高棅﹑陳亮﹑鄭定﹑王褒﹑唐泰﹑周玄﹑黃玄的合稱。十子詩宗法盛唐。明袁表馬熒編有《閩中十子詩》。
1.亦作"芒乎"。
2.猶茫然。無所知的樣子。
1.哀傷。
哀憐同情每念艱危,載深憫惻。
1.哀傷悲悼。
1.憐憫庇護。
1.憂慮窘迫。
1.舊指死者的生日◇轉為逝世之日。
1.謂哀憐并規勸之。
1.憂慮嘆息。
2.猶哀憐。
1.憂慮而思拯救。
1.憂傷懷慚。
1.憐憫。
1.憐恤體諒。
1.憂傷貌。
1.因憂傷而沉默。
1.憐憫。
1.憐恤貧苦的人。
1.深切同情。
1.哀憐貌。
1.哀憐。
1.憂慮時俗。
1.憂世。
1.憂傷嘆息。
1.哀痛。
1.憐憫訕笑;可憐亦復可笑。
1.指父母之喪。
哀憐顧恤憫恤生民。
1.憐憫寬宥。
1.見"敏辯"。
1.亦作"敏辨"。
2.機敏善辯。
1.聰明博學。
1.駢體文之別稱。
1.敏捷的才思。
對外界事物反應靈敏思想敏感|有些動物對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
1.猶敏捷。
1.機敏而確切。
1.見"敏慧"。
1.亦作"敏惠"。
2.聰明。
1.敏捷靈活。
1.快速;敏捷。
1.清代被保舉的人或在軍機處記名,或在吏部記名,在軍機處記名者較易得官,稱內記名。
1.稱協助處理文書的婢女。
1.宮中的歌舞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