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古代屬鈞州﹐故名。北宋﹑金﹑元都燒造。鈞窯利用氧化銅﹑鐵呈色不同這一特點﹐燒成藍中帶紅或帶紫的色釉§﹑紫的色澤如玫瑰﹑海棠﹐非常艷麗。胎骨灰白色﹐釉細而潤。其中佳品﹐底部刻有數目字﹐均出自禹州市鈞臺窯址﹐是北宋末為宮廷燒造的。除禹州市外﹐鄰近的臨汝﹑郟縣﹑登封﹑新安﹑湯陰﹑安陽﹑鶴壁以及河北省磁縣等瓷窯﹐都仿燒鈞窯瓷器。
1.廣闊蕩漾貌。
1.水無邊際貌。
1.大海蝦。
1.呵責。砭﹐通"貶"。
1.呵斥貶責。
1.督責策勵。
1.喝止行人﹐詳細檢查。
1.大聲喝叫﹐斥責。
1.呵叱。
1.古西域國名。
1.指古代官員外出時﹐差役呵呼導引。
2.泛指有錢有勢者出行時前呼后擁。
1.責罵詆毀。
1.古代官員出外時的一種儀式。侍衛大聲呵呼﹐以示威嚴﹐稱為訶殿。
1.謂訶責詆毀。
1.古國名。
1.怒斥。
2.古國名。
1.呵叱而奪去。
1.猶言訶佛罵祖。巫﹐巫師。
1.佛教禪宗語。斥罵佛祖。喻解縛去執﹐不受前人拘束。
1.古國名。
1.呵斥辱罵。
1.呵禁﹑護衛。
1.責罵詆毀。
1.訶責譏諷。
1.厲聲規勸。
1.呵斥責問。
1.見"訶梨子"。
1.即訶梨勒。
1.亦作"訶黎勒"。
2.梵語harītakī﹐意譯為柯子。植物名。常綠喬木。果實可入藥。
3.指其果實。
1.婦女之云肩。
1.見"訶梨勒"。
1.武器名。
1.梵語h?riti的譯音。意譯為暴惡。即鬼子母神。原為兇神﹐后為育子﹑安產﹑維護佛法之神。
1.厲聲責罵。
1.地名。
1.見"訶陵國"。
1.古南海國名。
1.酒器名。
1.古南海國名。
1.厲聲責罵。
1.責難﹔論難。
1.猶怒斥。
1.厲聲排揎。
1.呵斥譴責。
1.呵斥誚讓。
1.呵斥誚讓。
1.呵斥譴責。
1.大聲斥責﹐使覺得羞恥。
1.隋唐時代我國北方鐵勒族的一個部落。
1.責問﹔盤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