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極其美好。
2.指極美好的德行。
1.長壽。
1.寫信。
2.編纂書籍。
1.實施刑名法術。
1.學習并闡述﹑傳授。
長江中游支流,屬鄱陽湖水系。源出幕阜山南麓,流經江西省西北部。長357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建有拓林水電站。
1.高大魁梧;高大肥碩。
1.祭祀。
1.亦作"修竦"。
2.高高挺立。
1.見"修聳"。
1.美好的姿態。
1.謂改正過錯。
1.修整,把不合用的剔除。
1.舊指送給老師的薪金。修,通"修"。干肉。脡,直長條的干肉。
1.謂逐級上達,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2.和順通暢。修,循,和順。
1.修通。謂逐級上達,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1.見"修途"。
1.亦作"修涂"。
2.長途。
1.整修使完好。
2.謂整頓補充使完備。
1.施加威力。
1.實行。
2.修行。
1.儀表堂堂,身材魁梧。
2.高大健壯。
1.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
2.舊以"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1.傳說晉蘇韶死后現形,對他的兄弟說"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見《太平廣記》卷三一九引晉王隱《晉書》◇因以"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
1.提倡文教,停息武備。
1.寫信問候。
1.整治武備。
1.身材高而皮膚白。
1.演習;練習。
2.學習;研習。
3.修行。
4.修養;涵養。
1.見"修隙"。
1.亦作"修郄"。亦作"修卻"。
2.報復舊日怨恨。
1.古代民俗于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
1.謂下身長。
1.敬奉祖先。
1.細而長。
1.實行孝道。
1.高尚純潔。
1.修養心性。
1.執行刑罰。
①學佛或學道并實行出家修行|進尼姑庵修行。②修養德行篤學修行,不墜門風。③美好的品行愿大王選良富家子有修行者為吏。
1.養性,涵養性情。
1.鳥羽尾疲敝貌。
2.謹飭貌。
3.修長美好貌。
4.象聲詞,形容風雨聲。
1.依照次序。
1.治學,研習學業。
1.高雅,不粗俗。
1.伸展延長。
1.統一號令。
2.虛飾言辭。
①培養自己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處世態度或完善的行為規范。②指思想、理論、知識、藝術等方面所達到的一定水平文學修養|理論修養很高。③指逐漸養成的待人處世的正確態度他很有修養,雖然受到圍攻,但還是和顏悅色。④休整調養修養殘軀,安排暮景。
1.建立功業。
2.古人寫字著書所用的方版稱業,因此把寫作叫修業。
3.學習知識,鉆研學問。
4.今稱學生在校學習為修業。
1.長夜。
1.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