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隱瞞過錯或失誤。
1.猶古廟。
①劫后余生的民眾千里無煙,遺民困苦。②效忠前一朝代,不在新朝為官的人以宋遺民不受元聘,隱居授徒。也指亡國之民;前朝留下的民眾六國遺民尚在|害怕遺民造反。
1.猶散失。
1.謂遺棄名位。
2.謂留傳名聲。
3.垂留后世之名聲。
1.謂丟棄名位和利益。
1.猶遺囑。
1.亦作"遺繆"。
2.留下的謬誤。
1.見"遺謬"。
1.指以前留下來的模式﹑法則。
1.指死者留下來的親筆書札﹑文稿﹑字畫等。
1.指前人留下來的謀略。
1.猶遺冢。
1.指死去父親的男孩。
1.指遺才,隱士。
2.遺棄藏匿。
1.見"遺尿"。
1.謂遺棄老年人。
1.死者臨終前的想法。
2.以死者遺物留作紀念。
3.泛指死者遺物。
4.懷念;留戀。
1.亦作"遺溺"。
2.不自主的排尿。三歲以前的遺尿是生理性的。三歲以后的遺尿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3.撒尿;解小便。
1.見"殷殷??efa5"。
1.殷實﹐富裕。
1.殷實的人家﹐富戶。
1.大量聚積。
1.盛大的祭典。指三年一次的祖廟大祭(祫)及五年一次合祭諸祖神主的大祭(秂)。
1.見"殷鑒"。
1.周代各方諸侯于一年四季分批朝見天子。
1.亦作"殷監(jiān)"。
2.謂殷人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鑒戒?!对姡笱牛帯?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韓詩外傳》卷五作"殷監(jiān)"◇泛指可以作為借鑒的往事。
1.謂前人失敗的教訓就在眼前﹐應該引以為戒。
1.繁劇。指繁忙重要的事務。
1.懇切。
1.繁多而拖延日久。
2.地域遼闊。
1.轟鳴的雷聲。亦指大雷。
1.盛大的祭禮。
2.殷代的禮制。
1.謂刑法。《荀子.正名》有"刑名從商"之說﹐故稱。
1.起于周末而傳于漢初的六種古歷之一。
2.殷商時所用歷法。
1.搜括。
1.多盛貌﹐繁盛貌。
2.象聲詞。
1.晉殷浩﹑劉惔的并稱。
2.南朝宋殷景仁﹑劉湛的并稱。
1.猶殷網。
1.充滿。
1.殷商的百姓﹐亦指殷代遺民。
2.富戶。
3.使民富裕。
1.橫穿壟上。
1.見"殷蘗"。
1.亦作"殷孽"。
2.一種直立石灰?guī)r溶洞底部的碳酸鈣淀積物﹐通稱石筍。中醫(yī)可作藥用。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謂是牛斗。"后因以"殷牛"形容病重耳鳴﹐精神恍惚。
1.指殷王盤庚。
2.指《書.盤庚》。
1.古代諸侯國之間的互訪。語本《周禮.秋宮.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鄭玄注"殷﹐中也。久無事﹐又于殷朝者及而相聘也。"
1.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稱七七﹐以善幻術著名。
1.殷墟書契的省稱﹐即殷商甲骨文字。
1.富裕強健。借指富戶。
2.強盛。
1.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