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橫越。
1.摩娑,手撫摩。
2.借指撫慰。
1.竹籬笆。
1.竹篾編的席子。供坐臥用。
1.竹條。
1.以竹篾編織器物的工匠。
1.竹籃子。
1.竹篾編制成的繩索。
1.竹籠。
1.竹編的盛器。多為圓桶形。
1.竹篾編制的籮筐。
1.斗笠。竹篾編制的帽子。
1.猶清客。舊時豪富人家專門幫閑湊趣﹐圖取馀潤的門客。
2.竹子劈成的薄片。
1.拋棄;輕視。
1.不足稱道;不值得說;沒有什么了不起。
1.竹篾劈的細絲。
1.竹筍。
1.竹篾編的繩索。
1.用以編織篾器的薄竹片。
1.竹篾編的席子。亦特指桃枝竹所編的席。
1.竹席。
1.細小貌。
2.木不方正。
1.蟲名。體微細﹐將雨﹐群飛塞路。
2.比喻小人物。
1.即蠛蠓。
1.鱭魚的別名。
1.謂愛民之情。
1.人民安樂﹐國家太平。
1.社會安定﹐物資豐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1.人民興辦﹐政府補助。
1.民眾是國家的根本。
2.民間的奏本。
1.編入戶籍的平民。
1.舊指民眾暴動。
1.民眾的表率。
①不脫離生產(chǎn)的群眾武裝組織。通常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常備軍的助手和后備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民兵,是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各個歷史時期為贏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實行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制度,一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維護社會治安,一面接受軍事訓練,完成戰(zhàn)備勤務,并隨時準備參軍參戰(zhàn),保衛(wèi)祖國,抵御侵略。②民兵組織中的成員。
1.對臣民的賞罰之權。
1.民眾的苦難。
1.人民疲于奔命不堪忍受。
1.即戶部。古代官署名『置尚書﹐有民曹﹐三國魏置度支﹐吳有戶部﹐晉有度支﹐北周有民部﹐皆主財用。隋初置度支﹐開皇三年改為民部﹐唐永徽初﹐因避太宗李世民諱﹐復改稱戶部。
1.人民的財物。
1.官署名『成帝初置◇世名稱多變﹐職責也并不完全相當。至隋時定名為民部﹐唐高宗時避太宗李世民諱﹐又改稱戶部﹐因亦用作戶部的代稱。
1.百姓的田產(chǎn)。
1.百姓的長官。
1.人們所遵循的倫理道德。
1.百姓與官吏。猶官民。
1.見"民讎"。
1.民家的田地。亦指農(nóng)事。
1.亦作"民仇"。
2.謂人民怨恨﹑反對。
3.人民的仇恨。
1.民風質(zhì)樸敦厚。
1.謂百姓的訴狀。
1.民眾的憂愁。
1.農(nóng)家居住的村莊。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