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用同類事物比照類推,把道理引申到極點。
1.猶言臨危不懼。
1.見"臨難不懼"。
1.語出《禮記.曲禮上》"臨難毋茍免。"后因以"臨難茍免"謂遇到危難時茍且偷生。
1.猶言視死如歸。
1.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語出《晏子春秋.雜上二十》"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后問隊﹐迷而后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1.謂討伐叛逆。
1.顧視;俯視;察看。
1.到達一定的年紀。指老年。
2.指盛壯之時。
指分娩。舊時分娩必備木盆,故稱。
1.猶臨文。
1.臨到其時。
1.亦作"臨歧"。
2.本為面臨歧路﹐后亦用為贈別之辭。
1.見"臨岐"。
1.臨軒派遣。
1.詞尾。表示程度。多見于元明戲曲。
1.指漢司馬相如在臨邛賣酒﹐與庸保雜作﹐滌器市中的故事。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與(文君)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裻﹐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后因以為典﹐亦泛指酒。
1.謂鹽人才。
1.接近太陽。形容高聳。
2.星相術士的迷信說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為臨日﹐宜祭祀﹑上冊﹑上表章﹑入學﹑出行﹑上官赴任等。參閱《協紀辨方書.臨日》。
1.親臨戰陣;從軍。
1.親臨喪禮。
1.神靈賜福。
1.傳說中的奇獸。
1.猶金匱。國家藏書之柜。
1.神話傳說中的大魚。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1.內廷。借指帝王。
1.優美動聽的樂音。
2.指迎神的樂曲。
3.指風聲。
1.傳說為黃帝藏書室名。
1.伶俐。
1.精神食糧。
1.明媚美秀。
1.零露﹐露水。
1.俗名芝麻。相傳漢時由西域傳入﹐故又名胡麻。
1.即術。古人認為服之能令人長壽。
1.指枸杞根。古代道書言﹐千載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
1.即菁茅。古代帝王祭祀封禪時用來濾酒去滓。
2.指仙道棲居的茅屋。
1.美好而茂密。
1.善美。
1.猶言賢﹑不肖。借指全體人民。
1.上帝的宮門。
2.靈府之門﹐心室之門。喻指智慧之門。
3.夏桀所起臺名。
1.能應驗的夢﹐好夢。
1.見"靈秘"。
1.指傳說中的仙草。
2.指珍奇美觀的植物。
3.圣賢的后裔。
4.比喻反應最靈敏的部位。
1.神奇精妙。
1.神妙﹔美妙。
1.廟宇寺觀。因其供奉神靈仙佛﹐故稱。
一般指儀器、設備、試劑或測試方法對微小外界作用顯示出的敏感程度。如接收機靈敏度是指在規定輸出分貝下能接收的最弱電信號;從網絡觀點出發,靈敏度是指各組件的參數變化所引起網絡某種性能(如品質因素、增益等)變化的一種度量。
1.指太陽的御者羲和。
2.神靈﹐神明。
3.明潔無雜念的思想境界。
4.通靈明敏。
5.聰明﹐智慧。 6.指精神。
1.上天或神靈的意志。
2.猶天命。借指帝位。
3.生靈﹐生命。
1.水靈的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