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蟾衑"。亦作"蟾諸"。
2.兩棲動物。俗稱癩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綠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膚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藥。
3.《后漢書.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南朝梁劉昭注"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衑。"后用為月亮的代稱。
4.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風地動儀上的部件。《后漢書.張衡傳》"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銜之。"(2)古建筑的承溜裝置。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洧水》"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硯滴或硯臺。《西京雜記》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唐常袞《晩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詩"綴簾金翡翠,賜硯玉蟾蜍。"清趙翼《汪水云硯歌》"想當搦管濡墨時,蟾蜍滴淚和墨硯淋漓。"(4)舊俗點綴端陽節景的五毒制品之一。清陳維崧《虞美人.端午閨詞》詞"靈符飐上香云膩。繡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1.亦作"作妓"。
2.謂表演歌舞或演奏音樂。
1.見"作伎"。
1.治家,理家。
2.節儉。猶言做人家。
3.從事文學創作有成就的人。
4.佛教禪宗對善用機鋒者之稱。
5.行家;高手。
1.行家所作的樂府詩歌。
1.指模擬工巧而缺乏創造的匠人氣息。
1.估核價格。
1.指言行舉止不真誠,不真實。
2.制造假的,冒充真的;真的里頭攙假的;好的里頭攙壞的。
1.謂為別人操勞忙碌。
1.謂白白替別人操勞,自己卻無所得。語本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見"作奸"。
為非作歹,違犯法紀作奸犯科者,一律嚴懲。
1.作奸犯科。
1.蠶老結繭。
2.比喻出仕。
3.比喻婦女懷孕生育。
蠶老后吐絲結繭,將自己包在其中。喻人做事自陷困境自以為是的行動,導致了他作繭自縛。
1.顯現;出現。
1.作為機械加工對象的零件。多指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的零件。也叫工件或制件。
1.成為強者。謂奮發稱雄。
摧殘;糟踏作踐人|作踐狼藉|被人作踐。
1.謂兩情歡愛。
1.形容故作嬌態。
1.謂從中牽線聯絡。
1.謂解救百姓。
1.從速,火急。
1.用力;使勁。
1.作梗,為難。
2.作耍,開玩笑。
1.工具;器械。
2.指刑具。
1.勞作勤苦。
2.戲弄,開玩笑。
3.表演戲術。
1.指擔任一郡長官,治理地方。
1.制定法規。
1.謂寄居異地。
2.作客商。
3.去別人處做客人。
1.耕作辛苦。
2.感到痛苦。謂難受。
1.猶言怎么辦。
1.掀起風浪。比喻制造事端。
1.不負責任﹑隨便亂說。
1.勞作,勞動。
1.制作音樂。
2.奏樂。
1.作梗,阻撓。
1.舉手施禮;行禮。
1.出力;使力。
1.謂擔任官職。
1.制造暴亂,作亂。
1.作配偶,成婚。
1.謂聚斂民財。
1.爭臉面,爭出風頭。
1.《易.離》"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孔穎達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今有上下兩體,故云明兩作離也。"后本《易》"繼明"之意,稱太子為"作兩"。言能繼天子而明照四方。
1.匠人所用的材料。
2.泛指材料。
暴亂;發動叛亂制止作亂|盜匪作亂。
1.語出《書.多士》"今朕作大邑于茲洛。"周都于鎬京,周成王時,周公又建洛邑為東都◇世因以"作洛"指另建新都。
1.木工使用的一種簡便支架。
1.指描畫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