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后用以喻指輔弼良臣。
2.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
1.謂夫妻同享榮華。
1.謂夫妻同安于貧賤。詳"我黼子佩"。
1.我本身,我自己。
1.稱自己。
2.我們家;我家的。
1.亦稱"我執(zhí)"。佛教語。指執(zhí)著于我,以身為實體的觀點。被視為煩惱之源。
2.個人私見。
1.《世說新語.賢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勢妹為妾"劉孝標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記》"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兇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梳頭,姿貌端麗,徐徐結(jié)發(fā),斂手向主,神色閑正,辭甚凄惋。主于是擲刀,前抱之'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遂善之。"后因以"我見猶憐"為形容美婦之詞。
1.舊時女子對所歡者的愛稱。
1.佛教語。謂執(zhí)我見而倨傲。
1.我們。
1.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若干人。
1.見"我伲"。
1.亦作"我妮"。
2.方言。我們。
1.方言。我。
即內(nèi)群體”(111頁)。
1.佛教語。我相與人相。與眾生相﹑壽者相,合稱我人四相。
1.喻頑固的我執(zhí)。
1.我自己;我這個人。
1.我之行為。
2.生我者。指母親。
1.對道人﹑法師的親切稱呼。
2.鳥名。詳"我?guī)熐?。
1.我私人的土地。
1.佛教語。謂與"我"相對之外物。
散文。徐志摩作。1926年發(fā)表。康橋,今譯劍橋,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作者曾在劍橋大學留學兩年。作品描寫康橋的自然美景,回憶了當年的留學生活。文章融寫景、抒情于一體,詩意盎然,文采華麗。
1.佛教語。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輪回六道的自體當做真實存在的觀點。佛教認為是煩惱之源。
1.猶言我這里。
不管別人怎樣,只管按照自己平素的習慣去做無論別人怎樣議論,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1.我的匹配。
1.我,我自己。
1.對老人的親切稱呼。
1.見"我見"。
1.猶我咱。
1.晉陶潛直率曠放,喜喝酒,朋友至,即取酒共飲,如己先醉,則謂客曰"我醉欲眠,卿可去!"見《晉書.陶潛傳》◇用為曠放直率的典實。
1.勇悍。
1.曲折延伸貌。
1.見"婑媠"。
1.輕柔美好貌。
1.亦作"婑嫷"。亦作"婑墮"。
2.柔弱美好貌。
1.見"婑媠"。
1.同"揎拳捋袖"。
1.見"沃瘠"。
1.肥沃的田疇。
1.流動貌。
2.沖洗;滌蕩。
1.肥沃的土地。
2.以水澆洗地面。
國際上有影響的科學獎之一。1976年由猶太人沃爾夫及其家族捐資設(shè)立。下設(shè)數(shù)學、物理、化學、醫(yī)學和農(nóng)業(yè)五個獎,每年頒獎一次,得獎者都是世界上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1981年又增加藝術(shù)獎。
1.澆水洗手。
1.滌蕩;洗濯。
2.澆灌。
1.指土地的肥瘦。
1.亦作"沃燋"。古代傳說中東海南部的大石山。
2.古代傳說中的異人。
1.見"沃焦"。
1.謂以酒食祭奠。
1.以酒澆地而祭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