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勇悍。
1.見"金星祅石"。
1.祅石的一種。
1.見"金盞"。
1.指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這一行。
2.指晉朝。古代哲學家在五行學說中用五行相勝來比附王朝的興替。認為每一個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質)﹐循環往復﹐終而復始。因晉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
3.指秋。
1.果實名。杏的一種。
1.銅山。
1.金絲刺繡。
1.對村落的美稱。
1.指秋天長成之犬。
1.銀兩與絹。
1.裝飾華貴的車輿。
1.亦作"金縣"。
2.金鼓之樂。
1.猶金玉。比喻牢固長久。
1.古制犯人用以贖罪之罰金。
1.舉鼎具。貫穿鼎上兩耳的橫桿。金屬制﹐用以提鼎。
2.比喻三公之類重臣。
1.藏金之窟。喻豪富之家。《后漢書.郭皇后紀上》﹕"況(郭況)遷大鴻臚﹐帝數幸其第﹐會公卿諸侯親家飲燕﹐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唐張說《虛室賦》﹕"朱門金穴﹐恃滿矜隆。"清黃遵憲《春夜招鄉人飲》詩﹕"金穴百丈深﹐求取用不竭。"后亦用以代指外戚家。
1.亦作"金鴉"。
2.金烏。指太陽。
3.寶石名。
1.亦作"金雅觜"。
2.鋤頭名。
1.一種鍍金的鴨形銅香爐。
1.謂堅固的牙齒。
2.指用金或金屬鑲嵌的假牙。
3.古代洛陽城門名。
1.古代洛陽城門名。
1.見"金鴉觜"。
1.信佛的人稱佛的教言。
2.珍貴的言語。
1.指五加皮。
1.通天冠前的裝飾。以黃金為珰﹐上加玉蟬。《初學記》卷二六引南朝宋徐爰《釋問》﹕"通天冠﹐金博山蟬為之﹐謂之金顏。"一說﹐武冠之冠飾。
2.佛教指佛的容顏。
3.香料名。
1.黃金制成的硯。
2.硯的美稱。
電影演員。生于朝鮮,后入中國籍。1929年從影,相繼在民新、明星、聯華等影片公司任演員。建國后曾任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團長、中國影協理事。先后主演《母性之光》、《大路》、《壯志凌云》等近三十部影片。
1.亦作"金鴈"。
2.金色的雁。
3.箏柱。
4.金鑄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漢書.劉向傳》﹕"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鴌雁。"
1.見"金雁"。
1.指乳燕。
2.燕形金釵。
1.燈名。
1.刀劍所致的瘡傷。
1.金幣。
1.芍藥品種名。也稱金帶圍。
1.金步搖。金制的鳳形頭飾。
1.指金丹。
1.黃金捶成的薄片。
2.金屬簧片。
3.茶葉的美稱。
1.見"金葉表文"。
1.以金箔作表文。
1.以金箔作成的書表。
1.紙牌。
1.古代方士煉的一種丹液。謂服之可以成仙。
2.喻美酒。
1.唐五代婦女在頰上點染的一種金黃色妝飾。
2.比喻菊花。
1.指柑橘等金黃色的果皮。
2.指古時華美的縷金之衣。為貴官所服。
3.指黃色的鳥羽。
4.曲名。《金縷衣》的省稱。
1.橘實的美稱。
1.黃鶯的別名。
2.曲牌名。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牛小姐見面》﹑清李漁《奈何天.密籌》均有用此曲牌譜的曲子。
1.指金色佛像。
2.黃銅鑄成的天文儀器。
1.見"金痍"。
1.亦作"金夷"。
2.猶金瘡。
1.猶金塊﹐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