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紛亂貌。
1.榛木與楛木。泛指叢生的雜木。
2.喻平庸之物。
1.叢生的蒯草。
1.猶荒涼。
1.雜草叢生。形容荒蕪。
1.榛木林。亦泛指叢林。
1.榛木與苓草。《詩.邶風.簡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孔穎達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朱熹集傳"賢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國,而思盛際之顯王,故其言如此。"后因以"榛苓"喻指賢者各得其所的盛世。
1.荊棘叢生之路。喻險途。
1.雜木叢生,分辨不清。
1.叢聚密集。
1.唐柳宗元《封建論》"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后因以"榛狉"形容未開化。
1.見"榛穢"。
1.泛指叢生的灌木。
1.草木叢生的幽僻之處。
1.榛子肉。
1.猶阻塞。
1.榛的果實。
1.山林,叢林。
草木叢雜。多形容荒涼景象林院榛蕪|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
1.荒野。
1.指樹叢中繚繞的云霧。
1.叢生的惡草。
1.猶林蔭。
草木叢生的樣子草木榛榛。
1.泛指野生的灌木。形容道路阻絕難通。
1.叢木的根株。
1.榛樹的果實。
1.古代用石針治病◇借喻為糾謬;規諫。
1.猶言糾錯補缺。
1.水鳥名。
1.猶箴切。謂規戒。
1.勸戒賭博。
1.箴刺諷諫。
1.謂用針線縫繡巧飾。
1.指縫綴之事。箴﹐縫衣針;管﹐置針線之具。
1.古代婦女承姑奉盥﹐視為箴規。
1.勸戒規諫。
1.規勸教導。
1.規戒勸諫的話;規戒勸諫。
1.猶言教訓;榜樣。
1.規勸教導。
1.規勸儆戒。
1.規戒的言詞。亦謂規戒。
1.猶規戒。
1.規諫警戒。
1.猶針線。引申為補綴。
1.文體名。箴是規戒性的韻文;銘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規戒﹑褒贊。
2.泛指規戒之言。
1.喻微細。
1.規勸告誡;警戒責斥。
1.謂規戒過失。
1.石制的針。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針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