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標新立異"。
1.不多一會。
《詩·秦風》篇名。寫士兵在戰斗前的相互幫助和同仇敵愾之情。春秋時楚國郢都被吳軍攻破,楚臣申包胥向秦國請求援兵,秦哀公曾賦《無衣》以示同情,并隨即出兵援楚。
1.春秋末,吳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師秦廷,倚庭墻而哭,七日勺飲不入。秦哀公乃賦《無衣》詩,并出兵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以"無衣之賦"。為出師相援﹑同仇敵愾之典。
1.沒有威儀。《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毛傳"婦人質無威儀也。"一說,沒有專善。鄭玄箋"儀,善也。婦人無所專于家事,有非,非婦人也;有善,亦非婦人也,惟議酒食爾,無遺父母之憂。"朱熹集傳"儀,善……蓋女子以順為正,無非足矣,有善則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1.即馮夷。古代傳說中的河神名。
1.不多時,一會兒。
1.沒有脫漏或馀留。
1.不留一人。
1.沒有疑懼;沒有猜疑。
2.沒有疑問。
1.不要常飲酒。
1.不倦,不怠。
2.無止境;無了時。
3.不得已。
1.不采用。
2.謂沒有什么可以拿來;無從。
3.不得已。
1.不能再增加。謂已至極限。語本《左傳.文公十七年》"敝邑有亡,無以加焉。"
1.不能再增加;比不上。
1.自謙之語。無法彌補自己應負的責任。
1.猶無用,沒用。
1.同"無依無靠"。
1.沒有公理正道;不講正義。
2.沒有情誼,不講情誼。參見"無情無義"。
1.藥草金燈的別名。又名山慈姑。
1.沒有定法;沒有常道。
2.沒有極限或限度。
3.沒有文才。
1.不也。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
1.沒有差別。
2.不以為奇。
1.不要輕易。
2.正確不可改變。
1.沒有利益的事。
2.沒有好處;沒有裨益。
1.不貪圖安樂。
2.《書》的篇名。
1.泯滅意慮;沒有意念。
2.引申指無心,非故意的。
3.不愿;沒有打算。
1.不厭惡;不厭倦。
2.猶無終,無盡。
1.沒有翅膀。比喻沒有憑藉。
1.神話傳說,有人沒有翅膀而能飛翔。
2.常以比喻事物不用外力推助而能迅速傳播。
3.謂相信無翅之鳥能飛。形容盲從輕信。
1.無所憑借;沒有機緣。
2.無故,無端。
3.猶無須。
1.方言。無緣無故。
1.無邊際。
1.不放縱。
1.沒有隱瞞或掩飾。
2.沒有隱士。
3.沒有隱蔽,完全顯露。
1.無所謀求。
1.指流放罪犯的極遠之地。
一種醫科手術照明燈具。將多個特制光源和反射鏡片裝入盤形罩內,使光線從各方向透過隔熱濾光玻璃集中在手術區,避免手術操作時在手術區內出現陰影而影響手術。
1.見"無形無影"。
1.見"無影無蹤"。
1.無須,不必。
2.平庸,無所作為。
3.沒有用處。
1.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
1.沒有阻塞,暢通。
2.沒有積壓﹑積滯。
1.不起作用,沒有用處。
2.以指沒有作用的事物。
3.不需要,不用。
4.猶無能,沒有才干。
5.猶無法。
1.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無法施展才能。
1.沒有憂患;不用擔心。
2.佛教語。參見"無憂王"﹑"無憂樹"。
1.唐代吐蕃對維州的稱號。以其地險要,易守難攻,無虞侵犯,故稱◇改名威州,故址在今四川盛壩藏族自治州東南部。
1.宋代對京師溝渠的謔稱。
1.古時帝王所穿的鞋子。
1.中藥枇杷葉的別稱。見宋陶谷《清異錄.藥譜》。
1.佛教傳說的一種異樹。相傳悉達太子即生此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