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一頻率(或波長)的光。不能產生色散。由紅到紫的七色光中的每種色光并非單色光,它們都有相當寬的頻率(或波長)范圍,如波長為077~0622微米范圍內的光都稱紅光,而氦氖激光器輻射的光波單色性最好,波長為06328微米,可認為是一種單色光。
1.亦作"鷓鴣辭"。
2.唐教坊曲名。又稱《山鷓鴣》。《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錄《鷓鴣詞》有唐李益一首﹑李涉二首。李益所作曲辭﹐《全唐詩》卷二八三題作《山鷓鴣詞》﹐題下注曰"一本題上無'山'字。"參閱任半塘《唐聲詩下編.格調一》。
3.詞牌名。《瑞鷓鴣》的別稱。宋汪晫有《鷓鴣詞》一首。
1.見"鷓鴣詞"。
1.晩唐詩人鄭谷,以《鷓鴣》詩出名,人稱為鄭鷓鴣◇以"鷓鴣名"借指詩名。
①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②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
1.枕名。
1.純一和善。
1.正安。指政治清明安定。
1.謂守正清白。
2.指南朝梁陶弘景。
1.柏樹四季常青,故稱"貞柏"。喻堅貞的節(jié)操。
1.忠貞坦白的襟懷。
1.碑石的美稱。
1.堅貞高潔的風范﹑節(jié)操。
2.指碑石。
1.端直的風范。
1.堅貞不屈的操守。
1.占卜,卜問。
1.謂品性高潔而不與世俗隔絕。
①忠貞不二的節(jié)操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②封建禮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操守嗟哉貞操,吳門表母。
1.忠貞不貳之臣。
1.良辰。
1.貞德的稱譽。
1.真誠。
1.指《華嚴經》和依《華嚴經》立宗的華嚴宗。《華嚴經》于唐貞元年間翻譯,又稱《貞元經》,簡稱為"貞乘"。唐開元二十六年日本和尚道璇攜華嚴章疏返國,為該宗傳入日本之始。
1.細腰蜂一類的昆蟲。
2.借指束腰的女子。
1.守正純潔。
2.指忠貞不二的人。
1.樸實淳厚。
1.純正厚道。
1.亦作"貞辭"。
2.指醇正有價值的文章。
1.指舊時為表彰貞節(jié)婦女而建的祠堂。
1.見"貞詞"。
1.亦作"貞脆"。
2.堅貞與脆弱。
1.亦作"貞顇"。
2.純潔粹美。
1.見"貞粹"。
1.高潔淡泊。
1.正道。
1.堅貞的德操。
1.堅定不移。
1.潔身自好。
1.謂符合正道的法度。
2.謂端正自己的行為。
1.端方正直。
1.亦作"貞遁"。
2.《易.遯》"遁,亨,小利貞。"后以"貞遁"指潔身退隱。
1.猶典范。
1.正直不阿。
2.堅貞端莊。
1.表貞節(jié)的牌坊。
1.指歲寒不凋的花木。
2.清香。
3.喻守志不移﹑節(jié)操高尚的人。
4.貞潔美善。
1.指有貞德的后妃。
1.貞潔的風范。
1.猶言高風亮節(jié)。
1.志節(jié)堅定﹑操守方正的人。
2.指妻死不再娶的男子。
1.《易.中孚》"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孔穎達疏"天德剛正而氣序不差,是正而信也。"后以"貞孚"指誠信。
1.禎祥的符瑞。指受命之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