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原料裝進操作的容器之中;添加原料 ~工人 ㄧ自動~。
1.旭日,初出的太陽。
1.正午。
1.亭閣臺榭。
1.有窗檻的亭形建筑。
1.古代供旅客歇宿的處所。
1.古代沿途設置﹑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
1.泛指亭臺樓閣。
1.養育;培育。
1.猶亭育。
1.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筑物的庭園或花園。
也作停勻”。指形體、節奏等均勻圓舞曲節拍亭勻。
1.煮鹽的灶。
1.見"亭障"。
1.亦作"亭鄣"。
2.古代邊塞要地設置的堡壘。
1.郵亭驛站。
1.驛亭的管理人。
1.亭長一類的小吏。
1.上海某些舊式樓房中的一種小房間,一般位于正樓后下方的樓梯中間。
1.秦漢亭中的差役。
1.亭長的副手。
1.在朝廷上辯論。庭,通"廷"。
1.封建時代下級官員趨步至官廳,按禮謁見長官。文職北面跪拜,長官立受;武職北面跪叩,自宣銜名,長官坐受。
1.古代貴族宴飲時監禮之官。
2.法院開庭時主持審判的官員。
1.庭階。
2.庭院。
1.亦作"庭皋"。
2.亭皋。水邊的平地。庭,通"亭",平。
3.廳事,府署。
1.古代指家訓文字。亦泛指家教。
1.指府署。
1.猶門戶。喻指某種造詣﹑境界。
2.官署。
3.泛指庭院。
4.猶門庭;門戶。
1.猶朝會。謁見天子。
1.古代相傳為高陽氏八個有才德的人之一。見《左傳.文公十八年》。詳"八愷"。
1.珠庭日角。謂人的天庭圓滿。舊時認為是大貴之相。
1.堂前的臺階。
2.庭院。
1.庭燎。
1.公堂判決。
1.庭園中的樹木。
1.宮庭內。
1.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1.庭中陳列。
1.在朝廷上當眾評議。庭,通"廷"。
1.廳堂。
1.朝廷。庭,通"廷"。
1.猶庭園。
1.庭階。
2.庭院。
1.承受父親的教誨。典出《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2.趨庭參拜。
1.猶朝廷。庭,通"廷"。
1.陳列于朝堂的貢獻物品。
1.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掌射殺都城附近的鴟鸮﹑狼﹑狐之類夜間鳴叫的鳥獸。
1.即獬豸。傳說中的神獸,有一角,人君刑罰得中,則生于朝廷。庭,通"廷"。
1.平坦的道路。庭,通"亭"。平。
1.朝廷﹑宗宙的樂舞。語出《詩.邶風.簡兮》"碩人俁俁,公庭萬舞。"孔穎達疏"萬,舞名也。謂之萬者,何休云'象武王以萬人定天下,民樂之,故名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