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指辯詞。
1.擺弄,玩賞。
指清除胃內未被吸收的毒物和貯留的內容物,以達到搶救、治療目的的方法。神志清醒者常采用自喝法洗胃,自喝洗胃液后,刺激咽部引起嘔吐;神志不清者采用插管法洗胃,利用虹吸作用引流胃內液體。
1.在渭水清洗耳內污濁之聲,以示高潔。
1.寒栗貌。
1.明清時北京習俗,每年六月初伏在護城河內為宮廷所養的象洗澡。
1.革除。
2.磨刀。
1.古代一種盛水盥洗的器皿。
1.沖洗。
①比喻清除邪念、雜念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②比喻悔過自新倘不洗心,殊難革面。
1.滌除私心雜念。
2.比喻徹底改悔。
清洗污濁的內心世界,改變舊面目。比喻徹底悔過自新罪犯們受教育后,決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見"洗心革面"。
1.《易經》的代稱。因《易.系辭上》有"圣人以此洗心"句,故稱。
1.古代用茅草根熬制的一種糖。
1.洗除冤屈,授予官職。
1.除掉冤屈﹑恥辱等。
2.赦免。
1.猶拭目。謂仔細看。
2.謂觀賞秀美的景色。
1.古代于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行臘祭﹐臘祭次日為小歲◇世分別以元日﹑冬至夜為小歲。
2.少年時。
3.北斗七星中的第五至第七星。
1.古代臣子在小歲日向君親朝賀的禮儀。
1.短小零碎。
1.早點心。
1.病疾稍愈。
2.小的損害。
3.稍微減少。
1.細小瑣碎。
1.狹小的臥具。
2.小型坐具。
1.妾。
1.稍稍寬裕。
1.有關瑣碎小事的交談。
2.約略談講。
1.舊時蘇滬一帶供喜慶人家雇用的兒童樂隊。
1.初春即開花的一種桃樹。
1.對乖覺頑皮的孩子的昵稱。
擦弦類弦鳴樂器。木制,分琴頸和琴身(共鳴箱)兩部分,張弦四根,音域約四個八度。演奏時將琴身夾在左下腮與鎖骨之間,以左手執琴頸按弦,右手持琴弓拉奏,發音極富表現力。可獨奏、重奏,是管弦樂隊中的重要樂器。
1.古書卷首的題目。
2.明清科舉考試時以"四書"文句命題為小題。
1.見"小題大做"。
把小題目當大文章做。比喻把小事當做大事來辦,含不值得或不應當的意思講錯一句話,用不著小題大做,大興問罪之師。
1.對年輕婦女的詈詞。
2.用為昵稱。
1.指耳目之類。
1.唐時吏部侍郎之別稱。
2.道家所稱洞天的別稱。
3.元陳紹叔所制測天儀之名。
1.個人生活或工作的環境。
1.比喻可愛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兒童。
1.小國。《書.大誥》"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孔穎達疏"殷本天子之國﹐武庚比之為小﹐故言小腆。腆是小貌也。鄭玄云'腆謂小國也。'"一說為馀孽。曾運干正讀"小腆﹐言余孽也﹐指武庚言。"
1.指明代推行一條鞭法后﹐地方政府額外的科派和私征。
1.小的揭帖。
2.小幅的法書。
3.便條。
4.北方稱庚帖為小帖。
1.謂聽信無根據地輕視敵人的虛妄之言。
2.猶稍待。
3.小廳堂。
1.小庭院。
1.暫時停留;暫時停止。
1.從寬處分。
1.謂生殖機能成熟。
2.稍稍顯達。
1.幼童﹐小孩。
2.亦作"小僮"。年幼的男仆。
3.古代國君夫人的自稱。
4.古代國君居喪時自稱。
1.見"小童"。
1.偷竊集團中的一般竊賊。
2.泛稱一般偷東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