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醫學名詞。三焦之一。指腹腔的上部。
2.中醫學名詞。溫度辨證。指持續高熱階段,邪在胃腸或脾經。
1.古代對致仕大夫的敬稱。
1.最高之禮。
2.特殊禮遇。
1.向上疾飛。
1.古代祭祀時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上手曰上利。
2.古代堪輿家迷信之說,指安葬的好處所。
1.指楹聯的前半聯。
2.指舊體詩中相對地居先的一聯。如首聯為頜聯的上聯,而頜聯又為頸聯的上聯。
1.得臉;有臉面。
2.用以謂卑幼對尊長開玩笑。
1.架梁,為建屋重大工序。參見"上梁文"。
1.比喻居上位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就跟著干壞事。語本晉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1.文體名。建屋上梁時用以表示頌祝的一種駢文。北魏溫子升有《閶闔門上梁祝文》,宋王應麟謂為上梁文之始。見《困學紀聞.雜識》。
1.高官之行列。
2.上座,受尊敬的席位。
3.猶前列。
4.指上面所列舉的。
1.指前代建有勛業者。
1.古宮苑名。秦舊苑,漢初荒廢,至漢武帝時重新擴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界。
2.古宮苑名。東漢光武帝時建造。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漢魏洛陽故城西。東漢永平十五年冬,車騎校獵上林苑,即此。
3.古宮苑名。南朝宋大明三年建造。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玄武湖北。見《宋書.孝武帝紀》。
4.泛指帝王的園囿。
5.指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古宮苑名。有三處一是秦舊苑,漢初荒廢,至漢武帝時重新擴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界;二是東漢光武帝時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漢魏洛陽故城西;三是南朝宋大明三年建,故址在今江蘇南京玄武湖北。
1.上帝;神靈。
1.漢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屬《鼓吹曲辭》。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1.同"下陵上替"。
1.國君的政令。
1.見"上流頭"。
1.指上層社會。
1.亦作"上溜頭"。
2.河川的上水方向。
1.古地名◇亦為樂府曲名。
1.《易》卦在第六位的陰爻叫上六。
1.背上部彎曲。
1.《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置。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稱秘密的談話為"去梯言"。
2.比喻慫恿人上當。
1.形容屋舍破舊,不蔽風雨。
1.上卿的采邑。
2.優厚的爵祿。
3.指宗廟。
1.大路;通衢。
2.元代稱十萬戶以上的行政區域為上路。
1.最重的刑罰。
1.謂腰以上。指戰服的上衣。
1.猶上策。
1.責難;數落。
2.指價格上漲和下跌所造成的差額。
3.泛指超出標準的差距。
4.上下。
1.上等馬,良馬。
1.餞行酒。宋真宗于澶淵與寇準謀退契丹之計,問何人可守天雄軍,寇準薦參知政事王欽若。退即召王,諭以意,并斟大杯酒為之送行,名曰"上馬杯"。見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
1.形容待遇優厚。
1.同"上慢下暴"。
1.謂君上驕慢,下民強暴。
1.舊時征收田賦,分上下二期,規定地丁錢糧在農歷二月開征,五月截止,叫做上忙。
1.猶高門。
1.物體的表面。
2.位置較高的地方。
3.指次序在前的。
4.上首。
5.方面;里面。 6.指京師。 7.指官府,上級。 8.指家族輩分較高﹑年齡較大者。
1.精妙,最好。
1.上級的命令,特指君命。
2.謂長壽。
3.崇尚軍令。上,通"尚"。
1.謂被處極刑。木驢是將犯人凌遲處死的一種刑具。
1.掃墓。
1.謂向官府交納賦稅。
1.漫言各處去向,猶言走南闖北。
1.見"上躋"。
1.崇尚有才干的人。上,通"尚"。
1.由低處向上逆行。
1.猶上歲。指豐收年。
2.道家以二十﹑三十為上年,認為是修道最佳的年歲。
3.去年;前幾年。
1.指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