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受懲罰,遭痛苦。征,通"懲"。
1.迫近云天。形容很高。
1.見"逼拶"。
1.亦作"逼桚"。亦作"逼匝"。
2.猶逼迫。
1.見"逼拶"。
1.逼迫責備。
1.猶逼迫。
2.猶狹窄。
1.侵嚙,侵害。
〈書〉(地方)狹窄~小徑ㄧ居室~。
1.亦作"逼?"。
2.猶狹窄。
1.嚴厲地催討債款。
1.猶強占。
1.猶逼債。
1.強烈照射。
①極像真的情節~ㄧ這個老虎畫得十分~。②真切看得~ㄧ聽得~。
1.猶挺直。
1.逼迫壓制。
1.猶驅逐。
2.猶窘迫。
1.威脅人主。
1.迫近;連接。
1.指強迫征收地租。
1.即蚍蜉。
1.旗桿頂上的尖物。形如箭鏃。
1.有樹木的小山坡。
又名馬蹄”、地栗”。單子葉植物,莎草科。多年生水生草本。生長在沼澤或淺水中,莖稈叢生。地下有匍匐莖,頂端膨大成扁圓形塊莖。塊莖富含淀粉,可生食或熟食,也可提取淀粉或供藥用。
1.鼻翼兩旁凹下去的地方。
1.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
1.見"鼻凹里砂糖"。
1.鼻凹,鼻洼子。
1.鼻塞不通,甕聲甕氣。
1.猶鼻皶。
1.鼻尖兩旁的部分。
鼻翼的通稱。
1.鼻梁。
1.中醫學病名。指鼻孔內刺疼,色紅,甚則鼻毛脫落,干燥易結痂,多由肺熱引起。治宜祛風清肺。
1.謂以鼻吹奏樂器。
1.方言。指鼻翼和準頭。
1.猶鼻隧。
1.臺灣高山族的一種吹樂器。也稱鼻簫。由兩根竹管綁在一起制成,管的兩端各開一小孔,在管身下段各開三或四個小孔。演奏時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氣,雙手按管身各小孔調節音律。南島的黎族也有類似的樂器。
1.中醫學病名。指發于鼻孔內的惡性癤腫。初起干癢﹑脹痛﹐繼而紅腫,如局部釀膿,則疼痛加劇,嚴重時腫及上唇及周圍組織,并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
1.鼻孔;鼻腔。
鼻旁竇的通稱。
1.鼻子頂端,鼻尖。
1.佛教修行法之一。注目諦觀鼻尖,時久鼻息成白。
1.見"鼻頭出火"。
1.語本《南史.曹景宗傳》"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覺耳后生風,鼻頭出火。"后因以"鼻端生火"形容馬行疾速。
1.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誤。典出《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
①器物上面能夠穿上其他東西的小孔門~ㄧ針~。②〈方〉像哨子的東西用葦子做了一個~。
1.指鼻子呼出的氣。
1.鼻梁高聳處。
1.方言。稱干鼻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