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詞人。字安國,號于湖居士,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紹興年間進士。官至荊南湖北安撫使,因主張收復失地,受排擠辭官。以《六州歌頭》最為著名。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
1.亦作"涂?"。古時一種有檐的帽子。
2.酒名。古代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長依次而飲,以避瘟氣。
陷入泥沼,墜入炭火。比喻極其艱難困苦生靈涂炭。
1.謂聽道路傳聞。
1.厚貌。
字多余了抹去叫涂,字遺漏了勾添稱乙。指修改文章凡涂乙處都已注明。
1.農歷十二月的別稱。
1.修飾容貌。猶化妝。
2.猶涂飾。
1.指婦女用脂粉裝飾打扮。
2.比喻對丑惡的東西掩飾美化。
1.楚威王欲用莊子,莊子以龜為喻,表示"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為留骨而貴",拒絕了威王。見《莊子.秋水》◇以"涂j"指隱居不出。
1.如荼之白色。
比喻毒害或殘害荼毒生┝椋生靈免罹荼毒。
1.殘害人民。
1.同"荼毒生靈"。
1.遲鈍;緩慢。
1.荼,茅草花,白色。火,火焰,赤色。形容聲勢浩大﹑氣氛熱烈的場面。
1.比喻遭遇極壞。
1.猶言繁花如錦。形容燦爛美好。荼茅草的白花。
1.艱苦;苦楚。
1.慘重的苦難。
1.神荼﹑郁壘二神的并稱。
1.荼和蓼。泛指田野沼澤間的雜草。
2.荼味苦,蓼味辛,因比喻艱難困苦。
1.見"荼?"。
1.同"茶毗"。
1.荼﹑薺皆菜名。荼味苦,薺味甘,因以"荼薺"喻小人與君子。
1.白頭。指老人。
涂炭。比喻極困苦的境地生人陷荼炭之艱。
1.謂因貧病凍餓而死在道路上。
1.路程,道路。多用于比喻。
1.半路上;旅途中的住宿處。
2.停留;住宿。
1.路途,道路。
1.見"途徑"。
1.路途,道路。
2.謂旅行途中。
1.途路,道路。
1.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1.猶言日暮途窮。
1.路上行人。
2.謂成為不相識的人。
1.猶涂飾。謂掩蓋。
1.方法,辦法。
1.取道水路。
1.道途之說。謂無稽之談。
1.頭頭是道。說話或做事很有條理。
1.猶言日暮途窮。比喻到了走投無路的或衰亡的境地。語本《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1.路上之車跡。
2.喻行事所遵循的途徑或方向。
1.謂奴隸主鎮壓奴隸的暴動。
1.道途困頓。喻處境困窘。
1.亦作"屠顏"。
2.復姓。春秋時晉國有屠岸賈。見《史記·趙世家》。《漢書·古今人表》作屠顏賈。
1.屠夫和傭保。指操賤業者。
1.屠殺剝皮。
1.猶屠夫。多以指酷吏或慣于屠殺生靈的人。
1.屠者和博徒。舊用以指地位低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