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稱"張果老"。
2.唐方士,隱居中條山,自言生于堯時。他常倒騎白驢,日行數萬里,休息時即將驢折疊起來,藏于巾箱之中。開元間,玄宗遣使迎入京師,賜銀青光祿大夫,號通玄先生。世傳為八仙之一。其事最早見于《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傳,列方技類。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天寶末,有人于汾晉間古墓穴中,得所賜敕書手詔衣服進之,乃知其異。"
1.先頭部隊。
1.清代京師禁衛軍之一。分左﹑右兩翼﹐各置統領﹐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鋒政令。營兵由蒙古﹑滿族健銳者充任﹐按時訓練﹐大閱時為前鋒﹐皇帝巡車時為警衛。參閱《清史稿·職官志四》。
1.再嫁女子的從前的丈夫。
1.猶言成法。
1.前妻。
1.前面的人沖上去﹐后面的人緊跟上。形容英勇斗爭﹐勇往直前。
1.見"前歌后舞"。
1.見"前功盡棄"。
1.本作"前功盡滅"。
2.謂事將成而失敗﹐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1.古代;往古。
1.從來沒有聽說過。
1.原來的官職。
2.指現任官的前一任官。
3.謂以前于某地為官。
1.謂祖先的功德。
1.前人的規范﹑規矩。
2.指前代的規模。
1.前人立下的榜樣。
2.猶前轍。
1.即西漢。朝代名。公元前206-公元25年﹐自劉邦稱漢王起﹐到劉玄更始三年止﹐包括王莽稱帝時期。建都長安。
1.以前的友好關系。
1.棺的前額。方言謂"前和頭"。
1.見"前和"。
1.車轅的頸部。參見"前疾"。
1.用于空間﹐指事物的前邊和后邊。
2.指一前一后。
3.下邊與上邊。
4.表示時間的先后。即從開始到結束的一段時間。
5.指從某一時間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時間。 6.指自前到后的經過﹑過程。 7.向前與向后﹐俯仰。 8.指大小便。 9.猶輕重﹐尊卑。
1.前后相繼﹐時間隔的很短。
2.前腳與后腳。
1.小便與大便。
1.謂預知后事的眼力。
1.前人美好的德行。
1.上一次。
1.以前的悔恨;悔恨過去。
1.車轅的頸部。
1.以前的記載。
2.編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說明﹑介紹一類文字。
1.關于前代歷史的記載。
1.猶前房。
1.前妻生的兒子。
1.前妻之子或過繼之兒。
1.見"前車之鑒"。
1.指動物的前脛。
2.邁步時在前面的腳。
3.前后兩個相關的動作在時間上很接近時﹐常用以說前者。
1.指各處的街巷。
1.前一段。
1.以往的教訓。
1.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1.形容年幼時兄弟間關系密切。
1.唐代稱及第而尚未授官的進士。
1.帝王官吏儀仗中前行的旗幟。
2.借指前軍﹐前線。
1.位置在犬齒的后面﹑臼齒的前面的牙齒。人類的前臼齒上下頜各四個﹐齒冠的咀嚼面上有兩個或三個突起﹐適于磨碎食物。
1.以往的局面。
2.謂未來的局面﹑局勢。
1.前人留下的規范。
1.前陣。拒﹐方陣。
2.引申為前鋒。
1.先傲慢而后恭敬。語出《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1.猶先覺。
1.先頭部隊。
1.馬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