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潔白的牙齒。
1.很早已經,早就。
2.方言。早先;以前。
1.謂早著聲名。
1.初月。
1.比常時為早;很早。
2.及早,趁早。
1.指生長期較短﹑成熟較早的農作物。
1.幸而。
2.早該;早已。
1.語本《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惠林宗本禪師》"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尸萬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后謂悔恨以前所作之非。
1.早慧。
1.方言。一年兩季稻的早稻。
1.早起。
2.引申指早上。
1.用棗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稱"棗本"。
1.棗子與蔬菜。
1.燒酒的一種。
1.棗子制成的果干。
1.《宋書·范曄傳》"麝本多忌,過分必害,沈實易和,盈斤無傷……棗膏昏鈍,甲煎淺俗,非唯無助于馨烈,乃當彌增于尤疾也。"原為斥朝士羊玄保之語,后用以形容昏聵遲鈍。
1.用面粉和棗蒸制成的一種食品。
1.傳說中的仙棗。又稱安期棗。典出《史記.封禪書》"少君言上曰'……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1.棗子的核。
2.棗核筆的省稱。
1.即棗心筆。一種用古法制的毛筆。
1.形如棗核的釘子。
1.選擇善音。一說謂選擇蔭庇之處。
1.挑選突出的。
1.選擇善事而執(zhí)著行之。語出《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1.謂飲食挑剔。
1.池沼。
1.猶澤旅。澤,通"醳"。
1.即下澤車。一種便于沼澤地行駛的短轂輕便車。
1.白芷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白芷》。
1.謂下雨刮風。
1.沼澤。
1.古代習射取士之所。
1.水鳥名。因能在水中捉魚,又名水狗﹑魚狗。
1.見"澤及枯骨"。
1.為后人造福,給前輩增光。常用以歌頌人們的不世功勛。
1.境內多沼澤之國。
2.水鄉(xiāng)。
1.恩惠。
1.恩澤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
1.見"澤及枯骨"。
1.青苔。
1.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披針狀。秋季開白花。通常生長于山坡草叢。莖葉含芳香油,可做調香原料。
2.中藥名。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的莖葉。性微溫,味苦﹑辛。
1.在水流中用石筑成的攔水捕魚的堰。
1.地低洼而多鹽堿。
1.以酒食犒軍。澤,通"醳"。
1.古人以為表示祥瑞的神馬。語本《孝經援神契》"王者德至山陵,則景云見,澤出神馬。"
1.施恩惠于民。
2.水邊的居民。
1.發(fā)命。澤,通"舍"。
1.泥潭。
1.指在水澤地區(qū)耕作的農夫。
1.《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后常把謫官失意時所寫的作品稱為"澤畔吟"。
1.恩惠普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