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2.泛指胡言亂語。
1.見"魂銷目斷"。
1.謂情思凄苦。
1.死者所穿之衣。
1.典出《后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肱感《愷風》之孝,兄弟同被而寢。"后以"魂依姜被"稱頌死者生前兄弟友好之情。
1.即魂車。
1.靈魂與實體。
1.亦作"?洲"。
2.瀛洲的別名。
1.傳統(tǒng)戲劇中稱扮演的鬼魂。
1.鼲和貂。均為鼠屬,其毛皮極為珍貴,可制衣裘。古代侍臣常以其尾為冠飾。
1.灰鼠。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三.黃鼠》。
1.灰鼠。其毛皮柔軟,可制衣裘。
1.詼諧逗趣的言辭。
1.樂工。
1.頭巾一類的東西。大多為教坊﹑諸雜劇人所戴用。
諢名。
1.開玩笑的話。
1.詼諧地講說佛經(jīng)故事。
1.哄騙。
1.打諢耍笑。
1.寫上淫詞穢語的衣服。
1.詼諧逗趣的話。
1.暗味無知;不開通。
2.傳說遠古帝鴻氏之子,堯時"四兇"之一。
1.豬狗的內(nèi)臟。
1.渾成,天然成就。
1.含混;混合。
1.混淆。
1.合并;統(tǒng)一。
2.雜亂;混雜。
1.宋代天下士人,不限有無學籍,皆得赴試本經(jīng),一場中者入上庠,稱為"混補"。參閱宋趙升《朝野類要.舉業(yè)》。
1.見"混廁"。
1.攪在一起;糾纏。
1.混雜;攙雜。
1.混用稱謂。
1.渾然一體,自然生成。
2.混合而成。
1.即混成旅。
蒙混冒充~內(nèi)行。
1.混雜在一起居住﹑生活。
1.混淆,錯亂。
同‘渾蛋 ’。
1.猶混戰(zhàn)。
1.說話好用文言,賣弄淵博。
1.侵擾;瀆犯。
1.糊涂鬼。詈詞。
1.即帝江。古代傳說中識歌舞的神鳥。
1.見"混飯吃"。
1.亦省作"混飯"。
2.謂非正經(jīng)﹑正常勞動或不出力而得食。
3.謂為謀生而工作。
①用不同類別的纖維混合在一起紡織 。常用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或不同的化學纖維混紡。混紡可以節(jié)約較貴重的原料,或使紡織品具有某種新的性能。②混紡的紡織品。
1.含糊,不明確。
2.混雜包含。
1.綽號;外號。
1.打擾,騷擾。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華北、東北淪陷區(qū)作為糧食配售的一種用玉米心、豆餅、糠秕等混合磨成的粉。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