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編撰匯集。
1.利用神鬼之道進行教化。
1.高潔的品德。
1.謂神奇的燈火。
2.神佛前所供的燈火。
1.天神的使者。
1.鼎的美稱。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時必鑄新鼎作為立國的重器。《史記.封禪書》"聞昔泰帝興神鼎一,一者壹統(tǒng),天地萬物所系終也。"漢焦贛《易林.漸之臨》"禹作神鼎,伯益銜指。斧斤既折,撞立獨倚。"宋羅泌《路史.后紀一.太昊》"﹝太昊﹞爰興神鼎,制郊禪。"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
2.指道教煉丹藥的鼎器。
1.謂心神安定。
1.猶神州。
2.猶言神京。謂京城。
3.指洛陽。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定都洛陽。洛陽舊號東都,至是改稱神都,即今河南省洛陽市。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復稱東都。參閱宋李上交《近事會元》卷四。
1.謂心性淺薄浮躁。
1.神明所裁斷。
2.英明的決斷。
1.用來祭神的鵝。
1.神情;口氣。
1.《易.系辭上》"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韓康伯注"體神而明之,不假于象,故存乎其人。"孔穎達疏"言人能神此易道而顯明之者,存在于其人。"后以"神而明之"謂表明玄妙的事理。
1.神奇的方術。
2.謂仙方,驗方。
1.神采飛揚。
2.猶言神往。
1.猶眉飛色舞。形容興高采烈。
1.傳說中水名。
1.針灸穴位名。
2.謂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1.謂氣概,風標。有風度俊邁之意。峰,鋒,喻秀拔。
1.見"神峯"。
2.指劍。極言其鋒利。
1.表示太平征兆的瑞鳥。古代將麟﹑鳳視為王者之嘉瑞。
1.古樂府琴曲歌辭名。相傳為周成王所作。
1.神和佛。
2.指喇嘛教中的活佛。
1.秦始皇的名馬之一。
1.衷心信服。
1.神靈賦予的統(tǒng)治天下的憑信。
2.符箓。
1.謂神靈所佑之福。
2.即紙馬。舊時祭神所用印有神像的紙。
1.即神父。
1.猶靈府。謂精神之宅。
2.仙府;洞府。
中國和世界特大煤田之一。分布于陜西省北部神木、府谷、榆林、橫山、靖邊等縣市,與內(nèi)蒙古東勝煤田相連,煤層穩(wěn)定,埋藏淺,易開采。優(yōu)質(zhì)動力煤。大柳塔煤礦已于1996年投產(chǎn)。
1.古時百姓對賢明的地方長官的尊稱。有敬之如神,尊之如父之意。
2.西方對天主教﹑東正教一般神職人員的尊稱。也寫作"神甫"。協(xié)助主教管理教務,通常為單個教堂的負責人。
1.神輿上的覆蓋。
2.眉毛的別稱。
1.神靈感應。
2.心神感應。
1.亦作"神皋"。
2.神明所聚之地。
3.引申為神圣的土地。
4.指京畿。
5.肥沃的土地。
1.一種療效顯著的膏藥。
1.頌神之歌。
1.原指有靈異的根。
2.喻指身驅(qū)。
1.神奇的造詣;非凡的才能。
2.指能工巧匠。
3.猶神人。
1.喻技藝精巧,似有神助。
1.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為。
1.形容建筑﹑繪畫等構思精妙,非人力所能為。
1.神仙的敬稱。
1.指帝王的功績和教化。舊時對人君的頌揚之辭。
1.神廟;神殿。
2.指皇宮。
3.古星名。屬尾宿。
1.猶言神魂。
1.十分瘋狂的人。
1.神妙的構造。指寺廟。
1.深奧莫測的山谷。
1.神韻風骨。
1.上古樂官。舊謂能知天道的人。
1.謂八卦。古代用以顯示吉兇的占卜符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