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禪理要義。
1.杖頭刻有鳩形的拐杖。
1.糾集很多人。
1.鳩車與竹馬。小兒玩具。
1.《禽經》"鳩拙而安。"張華注"鳩,鸤鳩也。《方言》云蜀謂之拙鳥,不善營巢,取鳥巢居之,雖拙而安處也。"后用為自稱性拙的謙詞。
1.古邑名。
1.見"鳩資"。
1.亦作"鳩貲"。
2.聚集資財。
1.幼鳩。
1.即谷旦。良辰。
1.遼金以邊地部落組成的軍隊。糺,或作"乣"。《遼史.百官志二》有十二行糺軍﹑各宮分糺軍﹑遙輦糺軍﹑各部族糺軍﹑群牧二糺軍的名目。元代遼東亦有糺軍,但不出戍他方,成為鄉兵,與遼金二代之糺軍不同。參見"乣軍"。
1.糺軍統轄。
1.見"赳赳桓桓"。
1.威武雄健貌。
2.指威武的軍人。
1.《詩.周南.兔羋》"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又《魯頌.泮水》"桓桓于征,狄彼東南。"后遂以"赳赳桓桓"形容威武雄健貌。
1.語本《詩.周南.兔羋》"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2.指勇猛的武將。
1.亦作"赳?"。
2.伸頸低昂貌。
1.以拈鬮方式來確定。
1.用拈鬮的方式償還債務。
1.謂爭奪貴重的東西。
1.以拈鬮的方法確定題目。文人分題賦詩的一種方式。
1.拈鬮游戲。
1.以拈閹確定詩韻。舊時分韻賦詩的一種方法。
1.喧雜細碎的聲音。
1.鳥聲。
1.謂在耳際鳴響。
1.雜亂地鳴叫。
1.喧鬧。
1.喧鬧聲。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也形容凄厲的叫聲。
1.象聲詞。
1.猶喧囂。
1.象聲詞。細碎雜亂聲。
1.見"揪睬"。
1.亦作"揪采"。
2.理睬。
1.亦作"揪扯"。
2.又扭又拉。
1.扭抓。
1.謂短小的發束。
1.聚結。
〈方〉①(衣物、織品等)不平整衣服沒熨,還~著呢。②(心情)不舒展村里這么一鬧騰,我心里也~著。
1.聚集。
2.指聚斂。
3.收斂。
4.緊縮;精簡。
1.拋棄。
1.楸枰。借指圍棋。
1.抓住;摘取。
放不下心;擔心;掛心這孩子真讓人~。
1.集聚。
1.猶濃縮。
1.猶收割。
1.聚斂勒索。
1.纏繞。
1.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