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標點符號的一種﹐即"--"﹐用在文稿﹑書刊橫行文字的底下和豎行文字的左旁﹐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
1.心氣高傲,謂要強好勝而自視不凡。
1.心所受的羈絆。語出《楚辭.九章.悲回風》"心韟羈而不形兮,氣繚轉而自締。"
1.猶根本。
2.指元氣之類。
1.佛教語。煩惱。
1.謂心虛而膽氣不壯。
1.猶心,內心。
2.志氣;意氣。
1.指心。
1.謂心地與太陽一般光明。極喻坦誠,磊落。
1.佛教謂佛心所照之光。
2.借指靈感。
1.心中坦然,身體舒泰。
1.指心。以思緒翻滾如海之揚波,故稱。
1.害怕。
2.痛心,失望。
1.同"心寒膽戰"。
1.形容十分驚恐。
1.古時戰士所著戎衣胸背的符號。
1.見"心狠"。
1.見"心狠"。
1.亦作"心佷"。
2.心腸兇狠刻毒。
3.指過分的貪求。
1.猶言心狠手辣。
1.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1.純紅的朱砂。
2.指紅色印泥。
3.謂內心喜悅。
4.謂內心赤誠。
1.心臟與咽喉。喻要害之地。
1.佛教語。喻慧心。
2.佛教語。喻開朗的心情。
3.佛教語。喻機巧之心。
1.猶心花怒放。
1.比喻心情極其舒暢﹑愉快。
2.形容文思迸發。
1.內心受到感化。
1.指書面文字。
1.居心;心中存有。
2.心里,心間。
3.心意。
4.猶胸懷。
5.情懷,心情。
1.心里藏著不可告人的事或壞主意。
居心險惡,不可猜測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1.心的幻覺。
1.心急慌張。
2.驚慌,害怕。
3.一種病態。發病時心中顫抖不能自持。
1.心里慌張忙亂,心緒混亂。
1.同"心慌意亂"。
1.內心驚慌,思緒紊亂。
1.心情惶惑?;?,通"惶"。
1.佛教語。心上的塵埃。指心中的世俗雜念。
2.謂心如死灰。極言消沉。
1.猶心灰意懶。
信心喪失,意志消沉我平生天性恬淡,本就無意富貴功名;況經了這場宦海風波,益發心灰意懶。
1.猶心灰意懶。
1.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1.心中領會。
1.心神,心靈。
1.謂心思活躍易變。
1.指內心的激動或忿怒等情緒。
2.中醫學指人體的內熱。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口舌生瘡等癥。中醫有心在地為火之說,故稱。
3.星名。即心宿。
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彌漫性炎癥。分急性、慢性、亞急性三類,常因細菌、病毒、真菌、立克次體等感染引起。臨床上多為風濕病、白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的并發癥。有乏力、心悸、氣喘、心前區悶痛等癥狀。常留有后遺癥,重者可致死亡。
心里的真實想法表明心跡。
1.心里焦急;心情急迫。
1.心里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心情十分焦急。
1.形容極為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