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初,政府圈撥土地給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莊。又稱屯莊。
1.虛名。
2.謠言。
1.山洞;巖洞。
1.無和有﹐虛和實。
1.猶素餐。
2.空口吃。
1.陋室。
2.凈室。
1.見"空舍清野"。
1.徒手;赤手。
2.謂不帶禮品;不予饋贈。
3.謂無師承﹑無范本或圖樣而自作字畫﹑刺繡等。與"臨摹"相對。
日本的一種拳術,源于中國少林寺的技擊。不使用器械進行格斗,分為進攻和防御兩部分。
1.古代行禮的一種形式。九拜之一。
1.古代錢幣的一種。其首中空﹐故稱。形似鏟﹐故又稱鏟布。
1.飛霜。
1.天空和水色。
1.空泛無用之說。
2.只說。
1.形容胸中灑脫﹐毫無牽掛。
1.澄澈的深淵。
1.空曠寂寞的廳堂。
1.指回蕩于空中的浪濤般的聲響。
1.遼闊的天宇。
1.即祒空。小窟窿。
1.幽寂的庭院。
1.虛無渾茫。
2.亦作"空桐"﹑"空峒"。山名。即崆峒。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西﹐險峻雄偉﹐山上道觀極盛。
3.明代文學家李夢陽號空同子﹐亦簡稱"空同"。
4.復姓。戰國趙有空同氏。見《史記.趙世家》。
1.見"空同"。
2.復姓。商之后以國為姓﹐有空桐氏。見《史記.殷本紀論》。
1.猶笨蛋。
1.內容空洞或不能實現的話;閑話。
1.虛假的情意。
1.謂沒事招攬的事。
1.即空名告身。
①因票面金額超過存款余額或透支限額而不能生效的支票。②比喻不實踐的諾言。
1.《書.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孔傳"冬官卿主國空土。"唐人因以"空土"作司空的別稱。
1.謂客人無所受用而歸。猶怠慢。
1.野外;天外。
1.白死。
2.亦作"空忘"﹑"空房"。古代用干支紀日﹐十干配十二支﹐所馀二支﹐謂之"空亡"。又稱孤虛。迷信的人說是兇辰。
3.術數用語。指所求不應﹑貧賤夭亡的兇占。
1.佛教語。佛的尊稱。佛說世界一切皆空﹐故稱"空王"。
1.佛教語。過去世千佛之一。
1.見"空亡"。
1.謂極小的數目。
1.空白的方框形符號。古人校書遇有缺字﹐用以表示闕疑。
1.空屋。
1.謂徒有虛名。
1.舊時祭祀時所供的死者靈位。
2.未占用的座位。
①說空話的文章;沒有實用價值的文章。②有名無實的規章條文一紙~。
1.佛教語。謂一切事物從因緣生﹐唯心所造﹐了無自性。
2.指虛無之境。
1.見"空隙"。
1.寂靜的山谷。
空閑 ②。
猶空閑。空著的時間沒有空暇|一有空暇就學習。
1.空隙﹐縫隙。
1.未上箭的弓弦。傳說戰國時候﹐更羸曾虛拉弓弦﹐使原已受傷的大雁聞聲驚飛﹐創疤掙裂﹐墜落下來。見《戰國策.楚策四》◇因以"空弦"稱贊箭法高明。
2.喻被禍害嚇壞了的人。
1.沒有實權的官職。
1.匱乏。